关于印发叶贞琴司长在小麦主产区防病虫促春管保丰收现场会上讲话的通知

2013-04-28 来源:农业部植物保护办公室 作者:不详 【字体:

 

 

关于印发叶贞琴司长在小麦主产区防病虫促春管保丰收现场会上讲话的通知

 

农植保办[2013]3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厅(委、局)植保站(农技中心):

412为贯彻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小麦病虫防控等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在河南鹤壁召开了小麦主产区防病虫促春管保丰收现场会,叶贞琴司长作了总结讲话。现将讲话印发你们,请结合本省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农业部植物保护办公室

2013418


在小麦主产区防病虫促春管保丰收现场会上的讲话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  叶贞琴

2013412 日)

 

同志们:

目前,南方小麦已抽穗灌浆,北方小麦拔节孕穗,是争穗数、争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麦田中后期田间管理进入了紧要关头。召开此次小麦主产区防病虫促春管保丰收现场会,其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和汪洋副总理在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按照实现夏粮增产、早稻增产、秋粮稳定、全年粮食产量10500亿斤的目标要求,一环紧扣一环,毫不松懈地抓好夏粮中后期田间管理。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夏粮生产形势,落实一喷三防等扶持政策,安排部署以病虫害防控为重点的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收,打赢全年粮食丰收第一仗。

上午,我们参观了鹤壁市浚县十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的现场,现代的植保机械和统防统治演示非常壮观,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大家评价也很高,收获也很大,展示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鹤壁是农业的老典型,规模不大,但做得很精、做得很专,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上午参观之后大家又分2个组,一个是小麦田间管理的形势分析组,一个是病虫害防控的形势分析组,交流了小麦苗情长势、田间管理及病虫害发生防治等情况。刚才,5个省农业厅(委)主管领导分别作了典型交流,特别是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教授和植保专家周明国教授的发言给我们每个人都上了一堂课,对我们正确把握形势,如何更加科学的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性意见,不仅对今年的夏粮生产、田间管理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也对今后病虫害防控和夏粮生产提供了含金量很高的意见,值得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夺取今年夏粮丰收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坚定夺取夏粮丰收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成立的开局之年。再夺粮食和农业丰收,政治意义非同寻常。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将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环境下提振信心,实现稳中求进、扎实开局的目标,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国务院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326对河北邯郸召开的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批示:现在全国已进入春耕备耕的大忙季节,国务院召开会议,部署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很有必要。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保持农业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物价,具有特殊意义。要扎实抓好各项准备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强化春季田管,落实春播面积,勿误农时,努力争取夏粮和全年的农业丰收汪洋副总理在国务院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上讲话时强调要扎实做好春季生产各项工作,加强政策扶持,完善防灾减灾预案,指导和帮助农民落实防冻害、防春旱、防病虫等措施,组织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中央高度重视今年的春耕生产,及时出台扶持夏粮生产政策措施,其中小麦一喷三防就拿出了17亿元,比去年增加1亿元,实现整个冬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同时又拿出8亿元的资金,专门用于小麦和水稻的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比去年同期增加4亿元。这些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夺取夏粮丰收、确保全年农业稳定发展的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夏粮生产、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首仗,是第一关,夺取夏粮丰收的意义非比寻常,夺取夏粮丰收,就掌握了全年粮食生产的主动权,必须打好,坚决打赢。夏粮的比重虽然只有四分之一,小麦也是我们国家粮食供应比较充裕的品种,之所以把夏粮看得这么重:第一,小麦是我们国家北方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口粮,我们要求做到自给,供给压力是比较大的;第二,小麦生长历时230多天,工作的回旋余地比较大,做工作的空间比较大;第三,夺取夏粮丰收以后,我们能够为今年的秋粮争取主动,有条谚语讲夏粮增收,全年主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开年第一季,粮食产量的信息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很大,标志性意义很大,影响物价、影响粮情,所以对夏粮的重视确实是极不寻常的。

总的看,经过各级农业部门的努力,特别是农民的辛勤劳动,今年的夏粮生产有了好的开局。应该说在争取夏粮生产九连增的基础上,今年冬小麦生产又保持很好的增长势头。从同志们的发言来看,一是夏粮面积稳中有增。夏粮还包括了一部分的春小麦和一部分的杂粮,冬小麦的面积占82%,夏粮面积4.1亿亩中,冬小麦面积占3.4亿亩,整个夏粮面积是稳中有增的。二是苗情长势好于常年。苗情总体上5年来最好,冬前苗期是10年来最好。目前11个冬小麦主产省的一二类苗比例为87.7%,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特别是旺长苗比例明显低于上年。三是亩茎数充足。群体数量是小麦丰产丰收的基础,从大家反映情况看,目前小麦群体数量合理、亩茎蘖数充足,为小麦保穗数奠定了基础。四是多数地区墒情适宜。除四川、甘肃、山西、陕西和河南西部的部分地区外,多数主产区土壤墒情适宜。与前些年全局性的大旱相比,今年的旱情仍然是局部的,整个主产区墒情比较适宜,特别是4月初冬麦区出现较大范围降水,缓和了部分地区的旱情,对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十分有利。

从目前情况看,只要抓好夏粮中后期管理各项措施,再夺夏粮丰收是有基础、有希望的。各级农业部门要坚定信心,加大力度,切实把夏粮中后期田间管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全力打赢夏粮生产这场硬仗,为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高度重视当前夏粮生产面临的困难,切实增强做好中后期田间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尽管目前夏粮生产形势较好,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夺取夏粮丰收,依然面临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的严峻挑战,防病虫促春管保丰收任务十分艰巨。从大家反映情况看,当前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一)苗情长势仍不平衡。总的看,冀、豫、苏、皖、鄂重点产区苗情比较好,非重点产区由于干旱原因苗情相对较弱一些;水浇地好,旱浇地差一些。11个冬小麦主产省中,虽然有7个省(区)苗情好于上年同期或相当,但山西、四川、陕西、甘肃4省受旱情影响,苗情不如上年同期。其中,四川一二类苗同比减少4.3个百分点;陕西一二类苗同比减少3.5个百分点,亩茎数同比少7万株,特别是旱地麦苗情较差。同时,部分地区晚播和冬前长势偏弱的冬小麦单株分蘖和次生根偏少,小麦上大下小,次生根少而短,难以满足小麦拔节后的营养需求,也增加了后期倒伏的风险。

(二)干旱威胁呈加重趋势。去秋以来,西南、西北东部、华北西南部和黄淮局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旱情持续发展。尽管4月上旬冬麦区大部出现降雨,但四川、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地旱情仍未根本缓解。加之近期气温回升较快,风多风大,旱情有加重和蔓延趋势。从大家反映的情况初步统计,山西、陕西、四川、甘肃2500多万亩小麦受旱;河南大部地区已形成较重的气象干旱,并逐步向农业干旱转变;河北、安徽、山东部分地区麦田也出现不同程度旱象。据中国气象局预测分析,4月份,西南、西北、华北和黄淮小麦主产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降水偏少,局部地区旱情将持续发展。4月是小麦拔节孕穗需水高峰期,持续发展的旱情将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三)小麦病虫害呈加重发生态势。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时间早、面积大、流行快,目前全国小麦病虫害累计发生2.03亿亩,比去年同期增加58.3%。小麦条锈病已在8个省(市)的236个县发生,河南南部发病时间比常年提早20天,汉水流域和西南已逐步进入流行高峰。小麦赤霉病田间菌源量充足,如果气候适宜,江淮、黄淮地区大流行的威胁很大。小麦蚜虫、麦蜘蛛、纹枯病呈加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同比分别增加73%86%30%。值得关注的是,最近江苏沿江麦区粘虫产卵量超过大发生指标。随着气温回升和降雨量增加,小麦病虫害将会加快发展。

现在距主产区小麦大面积收获还有50多天,夏粮生产还要过春旱、倒春寒、干热风、烂场雨、病虫害等关口,抗灾夺丰收任务仍然繁重。各级农业部门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把困难和问题分析得更透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扎实做好防病虫促春管的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收。

 三、加大力度,再接再厉,坚决打赢防病虫促春管保丰收攻坚战

夏粮生产历时时间长、生产环节多,需经历的关口多,自然风险大,但同时回旋余地也很大,只要抢抓农时,强化管理,夺取夏粮丰收大有希望。目前,正是冬小麦争大穗的重要时期,也是防病治虫的关键时期,农时不等人。各级农业部门要抓住中央加大政策扶持的有利时机,按照争大穗、增粒数、攻粒重的总体思路,采取分类管理、促弱控旺、防病治虫、科学抗旱的技术路线,迅速行动,突出重点,环环紧扣,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全力抓好中后期田间管理各项措施落实,确保夏粮生产首战告捷。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不折不扣抓好政策落实。要坚决迅速、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已出台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小麦一喷三防补助政策。实践证明,在小麦中后期大面积实施一喷三防,对于保大穗、增粒重效果显著,是促进小麦防灾增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今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一喷三防,并实现冬小麦产区全覆盖每亩补助5元钱,这是过去没有过的,对这项技术的推广,效果非常好。近期农财两部即将下发补助资金实施指导意见,我部还要下发加强调度检查的通知,各地要认真总结去年落实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切实抓好落实,切实保证一喷三防的质量和效果。特别要强调两件事,一是希望大家不要把资金一发了之,指导意见中写了,一种是给物资,另一种是资金,都是允许的操作方法,但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原则上还是要发物资,不能简单的把钱发给农民。二是尽最大可能与社会化服务组织结合,特别是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结合起来,不要简单的把物资给农民,简单给农户一发,要通过统防统治组织这个载体,对农民实施社会化服务,统一施药,这样效果更好,成本更低。希望大家能够注意这两条原则,也希望植保站和推广站共同配合做好这项工作。

第二,突出重点抓好病虫防控。病虫害可防可控,是农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如果出现闪失,没有任何理由推卸责任。要立足虫口夺粮,加强病虫监测预警,突出三虫三病,推行分区治理,着力打赢三大区域防控突击战。今年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控除一喷三防外又给了1.5亿元,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应急防治,重中之重还是赤霉病和蚜虫。这一虫一病去年我们打了个胜仗,工作做得是主动的、是到位的,但确确实实也有教训,尤其是赤霉病,防治的经验少,农民没有防治的习惯,防治的技术性很强,掌握的时机就破口期的3-5天时间,因此,今年农业部要在技术指导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工作要做得更细,推动和发动工作要做得更到位。江淮和黄淮地区,要突出抓好以赤霉病为重点的预防控制。去年赤霉病大流行,部分地方防治措施不到位,不仅损失严重,还造成赤霉毒素超标,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今年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赤霉病发生,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赤霉病的药剂预防工作。西南及汉水流域,要突出抓好以小麦条锈病为重点的应急防治。西北和华北地区,要突出抓好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纹枯病等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各地要充分利用一喷三防和小麦病虫害防治资金,大力扶持专业化防治组织,提升专业化防治水平和覆盖率。重点把握好三点:一要扶优扶强,要充分发挥统防统治百强组织500个示范组织的作用,优先支持技术水平高、服务质量好、作业能力强的植保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开展统防统治承包服务。二要规范运作,根据统防统治管理办法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要求,大力扶持发展规模化、规范化防治服务,优先推进整片整村的统防统治作业。三要注重实效,各地要因地制宜确定补助方式,严格核定承包防治补助面积,确保可操作性和公开透明。加强防治效果考核评估,注重统防统治、应急防治、绿色防控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病虫防控效果。

第三,分类指导抓好田间管理。重点是防旱抗旱,农业部门应该尽可能的把话说到、把事办到,一要掌握情况,及时反映和宣传;二要制定方案,提出政策建议。目前夏粮长势总体较好,但好的苗情长势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好产量,仍要付出巨大努力。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查苗情查墒情等活动,制定完善分类管理技术方案,指导农民落实好中后期田间管理各项措施。水浇地麦是夏粮丰收的大头,当前大部底墒充足,苗情较好,但田间管理不能有丝毫松懈,要加强肥水管理,重施拔节肥,巧施穗粒肥,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和粒重,力争能够多增产。旱地麦今年受干旱影响较大,长势不如去年。当前部分地区旱情还在持续发展,各地要加大科学抗旱力度,坚持能浇尽浇,科学运筹肥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要继续落实好镇压、划锄等抗旱措施,最大限度减轻旱灾损失。稻茬麦今年长势总体较好,但目前长江中下游降雨偏多,各地要重视排涝防渍,排涝降湿,防渍抗逆,争多穗、攻大穗,防止穗发芽,实现丰产丰收。

第四,未雨绸缪抓好灾害防御。防灾减灾贯穿小麦生产的全程,必须时时绷紧抗灾夺丰收这根弦。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早制定防范预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民落实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主要强调两件事,一是要防烂场雨近几年随着跨区机收的大规模开展,烂场雨的危害较小,但不能掉以轻心,关键是农业部门要做好准备工作,调动农机、预测预报、提出预警等工作要提前做,要做好机收的天气信息服务,指导机手抢晴收获,实现龙口夺粮二是灌浆期间的一喷三防工作。防倒伏、防早衰、防干热风也要做到位,一喷三防不等于只防病虫害,而是起到多种作用,不仅是一喷三防,还是一喷多防,要落实好,这样灌浆期间才赢得主动。

第五,及早筹划抓好跨区机收。近几年,小麦生育期推迟、成熟期集中,抢时收获、适期播种的任务都很重。今年各地种植业部门要主动协调农机部门,及早制定抢收抢种工作方案,发挥机械化作业的优势,加快收获进度,确保夏粮丰收到手、夏播作物适期播栽。要指导农民机手及早调试检修机具,开展机手培训工作,提高机手作业水平。要精心组织跨区机收,加强组织协调,强化信息引导,搞好供需调度,加快麦收进度,提高作业效率。要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及时发布天气变化和雨情动态信息,指导农民抢收抢打,及时晾晒,颗粒归仓,同时为夏播打好基础。要做好保障服务,及时组织油源,保障机收用油需求。落实免费通行政策,确保顺畅安全作业。

在此,我再强调一下开展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问题。近几年,粮食连年增产,高产创建对集成技术,对提高粮食产量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最重要的是良种良法相结合,良田良资相结合,良农良机相结合的技术集成,一万多个星罗棋布的高产示范片,每一个片都有一套经验,每一个片都有一套技术路线,每一个片都有一套技术模式,如何将星罗棋布的模式拎出来组成区域性的、标准化的、规范形式的技术模式,需要专家和同志们一起的努力,在示范试验的基础上,怎么来组装配套,要花些功夫,有些关键技术要进行攻关。鹤壁市的经验值得总结,技术的集成、高标准的建设、专业化的服务几个结合,方向非常正确。技术集成方面,标准化技术、模式化技术的经验值得总结。实践证明,高产创建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重大措施,是调动各方面重农抓粮积极性的重要平台。今年要在继续实施高产创建基础上,着力组织好增产模式攻关,强化关键技术突破和集成应用,抓好高产创建整建制的试点,形成和推广一批区域性、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努力促进粮食单产和总产再上新台阶。此外,当前各地还要指导做好油菜菌核病和早稻病虫害的防控,积极开展春季农区统一灭鼠,蝗虫常发区要加强夏季治蝗物资和飞机防治的准备,确保飞蝗不起飞危害、重大病虫不暴发成灾。

同志们,夏粮生产事关全年粮食生产大局,当前农时十分紧迫,小麦主产区防病虫促春管保丰收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上下联动,把措施抓实,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奋战六十天,努力夺取夏粮丰收,为实现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送: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厅(委、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农业部植物保护办公室                      2013418印发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