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大通湖区大面积示范应用新型植保机械

2015-05-29 来源:益阳市植保植检站 作者:大通湖区植保植检站 【字体:

5月初和中旬的2次试验基础上,520日,大通湖区引进的新型高地隙喷杆喷雾植保机开展第一代二化螟防治施药大获成功。在王兴村的农业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四双攻关核心示范区,1300多亩机插稻田由2名农机手各操纵一台该型植保机,仅一天时间就完成近一半面积的施药任务。

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推广中,如何实现病虫防治机械化,一直是制约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瓶颈。以往肩扛背负手推的防治机械,仍然需要人力下田,不但劳动力强度大,而且施药人员健康风险大,对统防统治组织而言,更是面临机防手队员难招的窘境。万家丰专业化防治合作社的黄老板更是体会深刻:现在就是每天给300400块钱,也很难招到机防队员;招来的有些人手搞不了几天就辞工不干了,毕竟下田打药还是有毒、有风险的,特别是高温天气更是如此。

当前正值早稻第一代二化螟大量繁殖为害时节,该示范片区由国清农机和万家丰专业化防治合作社合作,共同引进投入运营的2台新型植保机,在现场施药作业中获得广泛认同。该型机械底高115cm,轮宽13cm,左右轮距150cm,装载400kg的药液在泥泞的田间通过性相当好,也非常适合行距25cm的机插秧稻田使用,一次下田可以喷施大田约20亩。在作业现场,植保机行进中几乎没有对压过路线边沿的秧苗造成破坏性损害,损失率不超过1%,即使在田头直接拐弯掉头,损失率也不会超过2%,现场参观群众对损失率极为认同。在药用水量和雾化效果上,调整为每亩大田用药水20kg左右,能够确保从叶尖到根本的喷透。据该区农业和农机部门技术人员多次现场测算,该机在田间作业行进速度依泥脚深浅和操作熟练程度有差异,但每分钟一般都不会低于40m。按喷幅12m,每天净作业4小时计算,单人单机每天作业面积在200亩左右。同时,该机具备水旱兼用、一机多能,撤掉药箱安装施肥机后,还可以撒施尿素等粒型肥。而据该区农技专家介绍,该机具压出的车辙相当于在边施药的同时,边给稻田开出了丰产沟,对促进水稻及时晒田和灌水,增加稻穗结实率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增产效果在8%左右。

作为水稻生产十分重要而又相对薄弱的环节,该区正筹划通过财政扶持、项目带动等措施,大面积推广该型机具和应用技术。

植保机每分钟行进速度超过35m

 

田间转弯掉头压损率不超过2%

 

田头上岸为药箱自动加注喷药用水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