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8 | 来源:怀化市植保植检站 | 作者:不详 | 【字体:大 中 小】 | ![]() |
为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农业厅关于切实抓好水稻稻飞虱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湘农业明电[2012]7号)精神,研究部署当前水稻稻飞虱及其传毒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工作。5月22日上午,怀化市农业局召开全市水稻稻飞虱及其传毒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工作会议,各县(市、区)农业局分管植保植检工作的领导、植保植检站站长参加会议,市农业局副局长唐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当前全市水稻生产正面临一个严峻形势,近20年来最严重的水稻稻飞虱正危害水稻,成灾趋势非常明显。据监测,今年从4月23日以来,稻飞虱随降雨源源不断地迁入怀化,迁入峰之长、迁入时间之早、迁入量之大、田间虫量之多,都是历史罕见。全市中稻秧田百平方尺平均有飞虱1623头,是历年同期的10倍,是去年同期的近100倍;通道县中稻秧田百平方尺平均有飞虱28000头,是去年同期的2300倍。同时,境外的稻飞虱还将随降雨大量迁入我市为害、增殖,特大暴发的态势明朗,而且伴随着稻飞虱的大量迁入,由白背飞虱传毒的素有水稻“癌症”之称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成灾的风险骤增,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若防控不力,预防不到位,将会严重威胁粮食安全。
针对今年严峻防控形势和我市的实际情况,会议要求,各地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当前水稻稻飞虱及其传毒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危害防控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要突显。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局长具体抓,把防控工作做为当前粮食生产的大事来抓,要按照属地责任要求,层层落实监测和防控技术指导、督导工作责任,确保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人员、物质和技术措施到位。
二是监测预警要及时。各地要确保植保监测人员到位、到岗。要密切关注虫情动态,加大监测与调查力度,做好系统监测和大面积普查,准确掌握稻飞虱最新发生情况及白背飞虱带毒率情况,搞好虫情会商,及时发布预报和防治警报。
三是“治虱防矮”要科学。各地要制定适宜地防治技术方案,科学指导防控。要抓住防治时期。鉴于稻飞虱特大发生态势,稻飞虱防治关口要前移,抓住关键时期迅速防治,压低前期田间稻飞虱虫口基数。要抓关键技术措施。当前正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侵染水稻的敏感时期,各地一定要贯彻好“治虱防矮”的防控策略,积极落实好秧田和大田初期施药保护等关键技术,有效控制由稻飞虱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
四是统防统治要到位。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农户开展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控,提高治虫防病技术到位率和防治效率。特别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可能大发生的区域,县(市、区)农业局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源区全面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遏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流行势头。
五是宣传培训要普及。各地农业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农业信息网等媒体,“12316”服务热线以及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出墙报、召开现场会、举办夜校等形式,宣传普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识别和防控技术,提高农民采取预防措施的主动性。同时,要加大培训力度,对基层农技人员和村级农民技术员进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识别与防控技术等知识培训,做到每个农技员均能“辨症施治,对症下药”,切实提高防控水平,确保水稻生产安全。
(怀化市植保植检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