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安化县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助推农业提质增效

2017-12-05 来源:安化县植保植检站 作者:安化县植保植检站 【字体:

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促进农作物生产安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安化县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在“控、替、精、统”四个字上下功夫,全面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办点示范 典型引路

近年来,为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工作,在茶叶主产乡镇建立了6个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面积2.5万亩,辐射带动周边15个乡镇,应用面积达18.5万亩;在水稻主产乡镇建立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6个,面积3.2万亩,辐射面积15万多亩;在蔬菜主产区域建立了7个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面积0.7万亩,辐射面积13.8万亩次;在以柘溪库区为主的柑橘主产乡镇建立了2个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面积0.35万亩,辐射面积4.3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推广效应。如绿尚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推广稻田养鱼模式,既疏松了土壤,培肥了地力,打破了以化学防治为主的传统病虫防控方式,又亩增了禾花鱼附加产值近2000元;在柑橘大实蝇防控过程中,全县积极落实中耕翻土、悬挂糖醋液、诱蝇球、果瑞特点杀与虫果闷杀等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大大降低了农药使用量与柑橘大实蝇虫口基数,经调查统计,今年防控面积6.7万亩,平均虫果率为1.5%左右,虫果率为零的达3万余亩,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云上茶业积极开展茶园套种中药材防控病虫试验,推广应用“茶园套种名贵树种”、起垄栽培等农业措施,先后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120余盏,累计购置粘虫板10万片,性信息素诱芯3万粒,分区域实行“杀虫灯+黄板”、“杀虫灯+绿板+诱芯”等绿色防控技术0.6万亩,节省防控成本成本70多万元,减幅达37.3%,实现了茶叶病虫绿色防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绿色防控茶园较传统防控茶园亩增干毛茶140公斤,亩增值0.2万元,提高茶园亩产值24%以上。

二、综合防控 措施得力

一是推广农业控害技术。主要推广作物高产抗病虫良种、采取起垄栽培与合理修剪以改善作物生长环境、适时中耕消除害虫虫蛹。同时,通过控施氮肥增施有机肥来提高作物的抗病害能力,适时采收,清除分布在嫩梢上的害虫和防控部分芽叶病害等。

二是推广种养结合的生物防控技术。茶果基地每亩套种25-30株桂花、板栗、紫穗槐等蜜源植物,为瓢虫、草蛉、狼蛛等天敌和有益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充分利用天敌对茶园害虫的自然抑制作用,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效果。同时,推行茶园菜地饲养蚯蚓和稻田养鱼、养鸭以及茶果基地养鸡、鸭、鹅等,起到疏松土壤,清除杂草,提高肥力,减少害虫基数的作用。

三是推广杀虫灯诱杀技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特性,每20-30亩园区基地安装一盏杀虫灯,以诱杀鳞翅目、膜翅目害虫成虫。据统计,近年来,共计推广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100多盏。

四是推广色板+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利用害虫趋色、趋味等特性,在稻田、茶果园区与蔬菜基地安插诱捕器、诱虫板和专用性诱剂诱杀害虫。据统计,近几年共计推广了专用诱捕器20万套,诱虫色板1000多万片,专用诱芯230万颗。

五是积极推广环保制剂农药。示范推广交替使用高效、安全、低毒环境友好型的苦参碱、鱼藤酮、除虫菊素、大黄素甲醚等植物源农药;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矿物油等矿物源农药;球孢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微生物农药;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等,以减轻作物病虫害的抗药性。

三、全力推进 成效显著

全县通过推广以县植保植检站为技术依托,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为平台,各作物种类主产乡镇、企业基地、种植专业户为实施主体的工作模式,极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成效显著:

一是减少了病虫防治成本,提高了防治效果。不仅害虫基数和为害程度降至常年的一半,减少农药的使用1-2次,少用20%左右的药量,大大降低了防控成本。

二是降低了病虫为害损失,提高了产量和质量。近几年,全县水稻、蔬菜、茶叶、柑橘等主要作物发生的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病虫为害累积损失率控制在2.5%以下,农产品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三是可延缓绿色防控区域有害生物的抗性水平,减缓农药更替,为病虫害的防治减轻压力,实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治理。

四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护了生态平衡,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发展思路

根据安化县作物园区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加大绿色防控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广力度,探索创新多形式的诱杀害虫方式,并充分利用安化中药材品种资源优势,继续开展实验示范,从中筛选对作物病虫害具有趋避和抑制作用的中药材品种与名贵树种,采取间作或套种的方法,有效控制作物病虫为害、减少农药使用量,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