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攸县持续发力 严控二化螟暴发

2018-05-25 来源:攸县植保站 作者:胡平平 【字体:

攸县是典型的双季稻区,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二化螟大暴发。2017年通过综合治理,二化螟暴发趋势得到有效扼制。2018年二化螟冬后虫源基数平均每亩活虫量8674条,较去年大幅度下降(去年亩活虫量24000条),但仍处于大发生水平。今年以来我县按照“湘农明电〔2018〕1号”文件要求,防控意识不放松、防控力度不减弱,持续发力严控二化螟为害,确保全县水稻生产安全 。

一、继续高度重视,加大行政力量。一是下发文件。攸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稻二化螟防控工作的通知》(攸粮农发〔2018〕3号),让各涉农单位或组织提高对二化螟防控的思想认识。二是召开会议。到目前为止召开了二化螟防控专题会议一次、统防统治工作会议一次、农业生产会议一次,分解了责任,落实了措施。三是组织培训。召集种植大户、统防统治组织相关人员、各镇(街道)农技站人员等先后进行了3次业务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共有460余人次参加。

二、继续加大投入,保障防控经费。今年县政府继续活用农业政策性保险,由注重“灾后理赔”向注重“灾前防控,防灾减灾”转变,保险公司提前支付二化螟防控经费150万元;粮食适度规模财政资金中安排了70万元,用于购买统防统治服务;加大购置高效植保机械补贴力度,上不封顶。其中植保无人机8旋翼以下的每台补贴1万元、8旋翼以上的补贴2万元,自走式喷雾器国产的补贴2.5万元、进口的补贴3.5万元。

三、继续强化措施,增强防控效果。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加大调查力度。今年我县建立了8个二化螟监测点(关于印发《2018年攸县水稻病虫害测报联系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二是全县早稻深翻耕灌水灭蛹面积30万亩;三是全县早中晚稻全程应用性诱技术面积5万亩,共15万亩次(换三次诱芯);四是在二化螟发生严重的区域使用太阳能风吸式杀虫灯,应用面积1.8万亩;五是调整化防策略。实施狠治一、三代压基数,重治二、四代减损失的周年全程治螟策略,同时中晚稻秧苗严禁带虫下田;六是大力推广高效植保机械,防止“跑冒漏”现象,整体提升施药作业效率。全县目前已新增无人机25台,共有63台,直走式喷雾器新增3台,共6台;七是积极开展防控二化螟新产品试验示范工作。比如专门诱杀二化螟的杀虫灯效果试验、持效期6个月以上的二化螟诱芯效果试验、迷婚剂交配干扰法防治二化螟效果试验。

四、继续加强宣传,提高防控意识。通过电视台播发、“村村响”广播防治意见,大量张贴《病虫情报》公告版,广泛推送微信、短信息等形式将病虫发生信息与防治技术传递到千家万户,各地农技站和统防统治组织加强防治指导,及时有效防治。据统计:至目前电视台发布了《病虫防治通知》2期,发放《病虫情报》公告版2万份,发送微信、短信息3万条、《飞字通知》40条,“村村响”广播2期,每期广播5天,每天重播2次共计20次。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