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4 | 来源:怀化市植保植检站 | 作者:溆浦县植保植检站 | 【字体:大 中 小】 | ![]() |
油菜根肿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根部。由于缺乏抗病品种,加上机械跨区作业,气候,土壤酸化等因素影响,今年溆浦县油菜根肿病蔓延迅速,发病面积在1.13万亩左右,根肿病在全县油菜主产区有大爆发的趋势。为此,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要抓住油菜生产关键时节,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技术宣传指导工作,让农户认识到该病害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及其防控方法
一、为害症状
油菜根肿病自苗期开始发生,主要侵染根部。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的症状不明显,以后生长逐渐迟缓,且叶色逐渐淡绿,叶边变黄,植株矮化,并表现缺水症状,甚至死亡。苗期感病,肿瘤主要发生在主根。成株期感病肿瘤多发生在侧根和主根的下部。主根的肿瘤体积大而数量少,而侧根的肿瘤体积小而数量多,肿瘤发生初期表面光滑,呈乳白色胶体状,后期龟裂而且粗糙,最后腐烂。由于根部发生肿瘤,严重影响了水分和养分的正常吸收,从而造成油菜严重减产。
二、发生情况
据调查,目前全县在卢峰镇、观音阁镇、低庄镇、水东镇、双井镇、桥江镇等9个乡镇23个村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卢峰镇哑塘村、杨家仁村、观音阁镇仑斗坪村、低庄镇严家坡村等4个村发生较为严重。一般田发病株率为18.7-41.3%,个别丘高达75%以上;预计一般损失产量15-40%,严重丘块达70%以上。
据统计:全县不同程度发病面积约1.13万亩,其中发病严重面积为0.33万亩。发病品种主要以浙油50、油研10号、沣油958、沣油520、沣油792、沣油682发生为主。
三、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适时播种。不从病区调用油菜种子和避免高感病品种种植,因地制宜选择种植抗耐病品种。选择9中下旬和10月初播种,减轻病害发生。
2、实行轮作。发病严重的油菜田,要实行4-5年的轮作,在规定轮作的年限内不种油菜和不与白菜、萝卜等易感该病的十字花科作物连作,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3、育苗移栽。选择无病地块和避免十字花科作物种植地块,培育壮苗,五叶期以后移栽是防治根肿病较理想的措施。
4、栽培管理。注意开沟排水,避免田水浸灌,降低土壤湿度;结合种植田块的土壤情况,调节土壤酸碱度,每亩施用生石灰75-100千克;应选择晴天定植,生产实践证明:定植后有1-2周的晴天,就能大大减轻发病;如定植时下雨或植后不久下雨,淋施2%石灰水,可减轻发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采取集中烧毁或挖深坑用石灰水浸泡,绝不将病株留于田中或随意乱丢,严防病菌蔓延危害;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勿偏施,过施氮肥。
5、化学防治。①药剂拌种:油菜种子选用福美双或者多菌灵拌种;育苗移栽的油菜在播前用福尔马林或五氯硝基苯、百菌清消毒苗床。②药剂防治:防治的关键时期是油菜播种至6叶期进行防治,可选用75%百菌清600-800倍液施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浇施或70%敌克松600-800倍液浇施,隔10天灌根1次,连续防治2-3次,确保未发病或发病轻的植株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