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4 | 来源:张家界市植保植检站 | 作者:张家界市植保植检站 | 【字体:大 中 小】 | ![]() |
7月11日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防控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副市长向佐谊宣布于7月14日启动全市农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Ⅱ级响应。会后,各区县积极响应、紧急行动,认真落实水稻病虫防治措施。市政府派出督查组对各区县工作情况开展了督查。现就前段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区县政府政府高度重视,行动迅速
1.层层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永定区政府7月12日召开了27个乡镇长、办事处主任,分管副乡镇长(副主任),农业站长,区直相关部门参加的 “全区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防控工作紧急会议”,同时下发了《张家界市永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启动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防控Ⅱ级应急响应的紧急通知》。武陵源区农业局7月15日召开全局工作人员会议,安排部署防控工作,印发病虫情报,分组下到各乡镇传达会议精神并开展病虫害防治指导工作。慈利县政府7月14日召开了有31个主管农业副乡镇长、农技站站长参加的“慈利县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控和制止耕地抛荒工作紧急会议”,县委副书记王胜就有关工作进行了安排。桑植县政府7月7日召开乡镇长会议,专门安排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成立了桑植县农业生物灾害应急指挥部,14日向各乡镇下发了农业生物灾害应急Ⅱ级响应的紧急通知,并通过防灾防汛信息平台将通知发给各乡镇、村和各有关单位负责人。
2.解决防治专项经费。慈利县农业局安排各乡镇农技站防治经费2000元。永定区、桑植县政府承诺落实防治救灾专项经费。
3.派出督导组指导防治。慈利县农业局全体班子成员分为6个组分别带领县植保局、推广站人员下到全县各个乡镇进行督导检查。桑植县农业局分4个督导组分片到各乡镇指导病虫防治。永定区农业局成立8个督导组分片到各乡镇指导病虫防治。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病虫防治信息宣传
1.准确测报。各区县植保部门认真开展病虫情测报,制定防治意见,科学指导防治。
2.印发张贴技术资料。永定区印发2000份病虫情报,发放防治资料10000多份。武陵源区张贴病虫情报100份。慈利县印发《当前中稻病虫防治意见》及《慈利植保》3000份,发放防治资料30000多份。桑植县张贴宣传横幅标语30条、病虫情报800份,印发病虫防治通知单10000份。
3.联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组到户,上门宣传服务。60%乡镇将当前水稻病虫防治救灾的宣传任务分解到人,利用联村干部包村,督促村组到户发放病虫防治通知单,全市经乡村组干部发放到农户的防治资料累计30000多份。
4.利用赶集日进行宣传。永定、慈利、桑植农业局通过科技直通车,利用乡镇赶集日到集镇设立病虫防治宣传台,解答农户咨询,发放防治信息单共计10000余份。武陵源区中湖乡农技站在赶集日设立宣传台解答农户咨询,发放防治信息单500多份。
5.群发短信。桑植县通过防灾防汛信息平台,第一时间将有关通知精神发到各乡镇、村和各有关单位负责人。慈利县阳和乡对全乡5000多个手机农户群发防治信息。
6.利用电视、广播、喇叭宣传病虫防治信息。慈利县举办了三期病虫防治电视专题讲座。慈利县岩泊渡镇利用25个村开通的广播喇叭,宣传水稻病虫防治信息。武陵源区中湖乡利用各村广播喇叭从7月15日起每天广播病虫防治通知3遍,并利用晴好天气开展施药防治。目前,该乡90%稻田已普遍开展一次施药防治。
7.召开防控现场会。慈利县在许家坊乡、通津浦镇等乡镇先后召开水稻病虫防治现场会,促进了水稻病虫防治工作。
(三)广泛开展科学防治
7月18日连续阴雨天气结束后,各区县抓住晴好天气科学防治。截止21日止,永定区已对12万亩次稻田开展防治,占应防面积的60%,只剩8万亩高海拔区稻田即将到时开展防治。武陵源区已对1.5万亩次稻田开展防治,占应防面积的50%。慈利县已对28.4万亩次稻田开展防治,占应防面积的89%,只剩3.4万亩高海拔区稻田即将到时开展防治。桑植县已对5.5万亩次稻田开展防治,占应防面积的50%,只剩5.5万亩高海拔区稻田即将到时开展防治。经技术人员临田查看防治效果,各区县在75-89%,已防治田基本控制了病虫危害。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区县、乡镇领导认识上有差距,部分农技人员没有进入“角色”,对当前的病虫情况了解不够,思想麻痹大意,信息报送不及时。
(二)宣传发动迟缓,工作有“死角”。宣传发动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让所有农户获得信息,及时有效防治。据不完全统计,全市60%的乡镇只停留在开村负责人会,尚未宣传到千家万户。
(三)部分区县防治救灾专项资金未落实到位。
三、下段工作安排
(一)提高对病虫害影响的认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把技术措施宣传到户,如短信平台、宣传车、农村广播、情报张贴、上门宣传服务。
(二)加强督查,落实专项资金,抓好关键技术、关键环节,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及时落实到位。
(三)加强信息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