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5 | 来源:衡阳市植保植检站 | 作者:不详 | 【字体:大 中 小】 | ![]() |
今年水稻生产正面临两方面不利形势:一是高温热害。进入7月份以来,我市高温持续时间长,降水严重偏少,连续50多天无有效降水,全市大部分县市区受中度或严重干旱侵袭,其中衡阳县、耒阳市、衡南县和祁东县等部分地区已出现严重干旱,6月至7月15日全市出现大于35℃的高温日数平均为18.8天(历年同期6.3天)。据气象部门预报,7月下旬至8月,我市高温日数较历年同期偏多,最高温度可达40℃左右,将出现严重的夏秋连旱。目前,我市一季稻将于7月底8月上旬进入孕穗抽穗期。水稻在抽穗杨花期,如遇日平均气温达到或高于30℃、最高气温达到或高于35℃、且连续3天以上,即可形成高温热害,造成水稻“花而不实”、甚至绝收。二是稻飞虱、纹枯病危害。稻飞虱是一种具迁飞性、暴发性及毁灭性危害特点的水稻主要害虫,纹枯病连年持续大发生,两者对水稻产量影响大。据各县市区植保站系统调查,①干旱影响了防治进度。常宁市植保站调查,稻飞虱主要为高龄若虫,未防治稻田加平百蔸虫量3200头,未防治面积达80%,已防治稻田加平百蔸虫量370头,已防治面积1万亩左右,占总面积的20%。衡山县植保站调查,未防治稻田加平百蔸虫量2000头,占总面积的85%,已防治稻田加平百蔸虫量400头,占总面积的15%。大部分农户未防治主要是因为目前农田严重缺水,部分农户担心旱情无法缓解,浪费农药,目前防治进展较慢。②干旱影响了防治效果。据衡阳市植保植检站7月21日调查,在同一剂量情况下,每亩田药液量45千克比每亩30千克药液量的防效要好。在一些干旱田块,用水量不足直接影响对稻飞虱防效。③基数大、来势猛、成灾势头难遏制。据衡东县植保站调查,肥水管理不当及防治不好的中稻田稻飞虱暴发成灾,个别丘块出现“穿顶”,百蔸虫量在3000-15000头,发生面积比例占总面积5%-10%。④三代稻飞虱大发生,抗旱减灾任务非常艰巨。7-8月有较长的干旱时期,这对稻飞虱的迁入、繁殖、扩散十分有利,综合气候、水稻品种和长势、虫口密度等因素分析,稻飞虱在我市一季稻生长中后期大发生趋势明显,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为了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完成,加强高温热害预防、提高稻飞虱和纹枯病防治效果,降低危害程度,确保水稻稳产增收,特作如下紧急通知: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启动抗旱减灾三级响应。市农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市委、市政府抗旱减灾的统一部署,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抗旱减灾作为当前农村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强化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的落实,严格责任追究,加强部门服务和病虫害防治,密切关注旱情和病虫情况变化动态,科学调水优化灌溉,千方百计虫口夺粮,尽早做好病虫害防控应急预警预案,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作用,打一场抗旱减灾攻坚战,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落实信息及时汇报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第一线,了解旱情和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实行县、镇、村干部防治工作包保责任制,狠抓防治工作措施的督查、宣传和落实,重点抓好高温热害预防、稻飞虱和纹枯病防治技术宣传发动、培训与指导、防治效果调查和相关信息收集等工作。各级各部门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农业工作负责人具体抓防治措施宣传,落实包保任务,明确防治责任,确保高温热害预防、稻飞虱和纹枯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各村民小组以纸质、电话或邮件形式汇报高温热害预防、稻飞虱和纹枯病防治进度情况。镇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收集防治信息,并按县、市农业局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及时上报信息,抗旱减灾信息上报要求快捷、明了和及时畅通。
三、大力广泛宣传,强化技术指导。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会议、广播、手机短信、转发病虫情报(技术明白纸)等有效宣传手段,广泛宣传高温热害预防、稻飞虱和纹枯病防治知识,普及防治技术,加快防治信息入户率,提高农民的防治水平。技术资料要张贴到每一个村民小组公开栏,防治短信要及时送到土地流转大户,力求做到户户一张明白纸、每户一个明白人,防治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田。在防治适期,各级农技干部要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现场指导农民科学开展防治。
四、制订主要技术措施,开展督查确保防效。各级县市区农业部门根据当前的旱情和病虫情况,制定技术方案,组织专业合作社和种田大户,适期开展防治。市农业局组织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对防治效果开展交叉检查,对发现因防治措施不利,造成大面积倒禾减产的,追究相关人的责任。
(1)高温热害预防措施:一是抗旱灌溉。对已经断水的稻田立即组织抗旱灌水,确保进入孕穗期中后期、抽穗扬花期的水稻田保持深水5-8厘米,保证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要,改善田间局部气候条件,降低穗层温度,增加田间湿度。二是根外喷施叶面肥和“旱立停”。目前所有一季稻品种都可结合病虫害防治,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旱立停”,以增强水稻植株对高温的抗性,减轻高温热害。
(2)稻飞虱防治主要措施:为提高今年稻飞虱防治的效果,一是做到适期防治。稻飞虱防治适期为低龄若虫(体长1-1.7mm)盛发期,防治指标为凡每百丛成虫、若虫800-1000头以上的田块应立即进行防治。综合当前稻飞虱田间虫量大、扩展迅速,成、若虫混合发生以及水稻生育时段的特点,7月下旬-8月上旬是我市稻飞虱、纹枯病防治最为关键的时期,全市应统一防治1-2次,必须抢在水稻大面积齐穗前狠治稻飞虱,切实有效地压低大发生代虫口密度。二是做到科学用药。针对稻飞虱成、若虫群聚于稻株下部,通过吸食汁液危害稻株的特点,防治药剂应选用内吸性强、高含量的噻嗪酮类单剂(如扑虱灵等)、吡蚜酮、毒死蜱、敌敌畏等,2次以上施药时应注意交替选用农药品种,并做到田间保持5厘米左右水层,以提高防治效果。另外,药液用量要足,每亩喷药液50-75公斤,采用机动喷雾器高压喷头,药液应尽量喷到水稻植株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