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永州市采取有效举措,有力推进早稻穗期病虫害防控工作

2013-06-20 来源:永州市植保植检站 作者:不详 【字体:

当前,永州市早稻正处于抽穗齐穗期。据各县区植保站617调查,田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虫量、卵量仍较大,纹枯病、稻瘟病处于流行高峰期。全市稻飞虱田间成若虫量加平533/百丛,其中冷水滩832头、宁远750头;百株卵量加平56粒,带卵株率6.6%。稻纵卷叶螟田间蛾、卵、幼虫并存,全市亩平蛾量557头,其中江永2100/亩、祁阳1550头;全市田间幼虫量3410/亩,其中祁阳6850/亩、蓝山6300头;百株卵量6.3粒,卷叶率2.2%。灯下虫量反映,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在613—16日有一明显迁入峰,预计6月下旬将会出现低龄幼虫盛发期。纹枯病已进入流行高峰期,扩展蔓延快,全市病蔸率23.8%,病株率9.5%,其中江永县最高丘病株率82.7%;稻瘟病在老病区和易感病品种区发生较重,全市平均病蔸率11.9%,病株率5.2%,病叶率2.3%。加之早稻穗期田间郁闭,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极利于病虫害的增殖与流行。预计全市早稻后期主要病虫将加重危害,如不采取措施加大防治力度,将给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带来较大的影响。对此,永州市农业局近期下发了紧急通知,要各县区切实抓好早稻穗期病虫害防控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各地要正确认识当前早稻病虫发生的严峻形势,切忌麻痹思想,要牢固树立病虫灾害是农业生产第一灾的观念,树立抗灾防灾、虫口夺粮的观念;增强对病虫害防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把病虫防治工作作为粮食生产安全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各级农业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把防治任务落实到基层,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到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做好检查、督导,狠抓防治措施落实。

二、加强病虫监测预警,掌握病虫发生动态

早稻穗期是多种病虫高发期,做好病虫防治工作是确保早稻丰收的关键。各级植保部门要继续按照病虫测报岗位职责要求,稳定病虫测报技术力量,坚持对主要病虫系统监测和大面积普查,做好病虫趋势会商,准确、及时发布病虫预报,为指导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要及时组织测报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做好调查和监测工作,密切关注田间病虫的发生动态,帮助好专业化防治组织和广大农户搞好田间调查与防治决策,真正把防治技术措施落实到村、到户。

三、做好病虫分类指导,严格实行科学防控

各地要根据本地病虫发生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落实好科学防控措施。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要充分利用病虫情报、病虫防治通知单、病虫电视预报、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快捷将水稻病虫害防控信息告知专业化防治组织和广大农户。目前是早稻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要重点抓好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的防治。在落实防控措施中,积极推广生物防治、天敌治虫、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坚持按防治指标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口农药;水稻上禁止使用菊酯类农药。

四、加强病虫防控督查,确保病虫防控效果

各地要成立督查领导小组,加大对早稻穗期病虫防控工作的督查力度,深入乡镇、村、村民组及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开展防控工作,确保早稻丰产丰收。要及时了解病虫发生动态、防控进展及效果,及时发现、解决防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防控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对防控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对防控不力造成早稻严重减产的,要通报批评,直至追究相关单位、人员责任。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