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30 | 来源:株洲市植保植检站 | 作者:不详 | 【字体:大 中 小】 | ![]() |
为切实落实8月10日省厅中晚稻重大病虫防控紧急会议精神,抓好中晚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株洲迅速行动,采取多项措施落实会议精神,扎实有效地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全力打好中晚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战役。
一、加强领导,落实精神。会后当天,我们立即向局长和分管副市长黄曙光汇报,按黄市长指示:1、我们立即以市农作物生物灾害防控指挥部的名义就当前病虫发生情况及会议精神向市委、市政府两办报告。2、以农作物生物灾害防控指挥部的名义向各县市区政府下发《关于抓好中晚稻重大病虫害防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切实抓好中晚稻病虫防控工作。3、迅速通过电话和邮件的形式对未参加会议的茶陵县、炎陵县及城市五区农业局传达了会议精神,要求各县市区认真抓好中晚稻病虫防控工作。
费水牛局长就做好当前病虫害防控工作作了紧急布署,市局组成工作督查组,跟县市区政府对接,推动各县市区病虫害防控工作做到组织到位、技术到位、物资到位、防控措施到位,要求:1、各县市区政府迅速召开各乡镇长、农技站长的会议,落实会议精神并打好中晚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战役;2、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3、进一步落实千人下基层、办实事活动;4、进一步要求各县市区要确保植保监测人员到位、到岗。加大监测与调查力度,准确掌握“两迁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情况,搞好虫情会商,及时发布预报和防治警报;5、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现代通信、媒体的作用,利用会议、宣传车、电视、电话、报纸、广播及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快速将病虫情报和防治技术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
各县市区迅速召开了各种病虫防控工作会议,分别以病虫防控指挥部的名义下发通知,株洲县、攸县、茶陵分别在8月14日、8月17日、8月17日由政府召开了乡镇主管农业领导和农技站长参加的中晚稻重大病虫害防控紧急会议。
二、领导重视、财政支持。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病虫防控工作,加强了财政支持,分管副市长黄曙光落实病虫害防控专项经费8万元,攸县在上半年争取10万元优拌种衣剂补贴的基础上,又争取到县政府的支持,正计划安排农业项目资金10万元,补贴购买壮谷动力。醴陵市政府上半年加拨10万元病虫防治专项经费,农业局又积极争取下半年病虫防治专项经费。茶陵县在7月25日安排“一促四防”项目资金69万元用于购买水稻病虫防控药剂,已拨付各乡镇。株洲县在上半年政府安排60万元稻水象甲及南黑防控专项经费的基础上,正在争取水稻重大病虫防治专项经费。
三、落实责任、目标到人。为切实加强病虫防控工作,全市上下建立目标责任制。市农业局代表政府与各县市区农业局签订《株洲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责任状》,把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个人。株洲县农业局由局长文申良亲自安排,确立了干部联乡责任制。将全局干部分派到各乡镇督促指导水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每个乡镇2-4人,并确定一名组长,负责及时反馈各乡镇的病虫发生和防控情况。醴陵市设立30个农业技术服务组,将全市县乡240名农技干部全部分解到乡镇,将防控责任落实到人。
四、加强监测,科学防控。各县植保人员加大监测与调查力度,密切关注虫情动态,认真做好系统监测和大面积普查,搞好虫情会商,及时发布预报和防治警报。茶陵在全县设立7个水稻测报点、醴陵设立13个水稻测报点,其他县同样完善了病虫监测调查、信息汇报、虫情会商和预报发布制度。全市在8月20日前后主治中、晚稻的稻飞虱、卷叶螟、纹枯病,兼治二化螟。预防稻瘟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五、加大宣传,提高信息入户率。全市各地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介对当前水稻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市局迅速在株洲电视台播发病虫害防治紧急通知,在株洲日报上刊登病虫害防治紧急通知。各县市区充分利用发手机短信、电视、发放张贴病虫情报等多种形式对病虫害防控技术进行了普及。株洲县共印刷情报40000份发放到农户,张贴公告版4000份,发送手机短信4000条,电视台在8月15日-18日连续播放《病虫防治公告》;醴陵市到8月20日,已发送水稻病虫防治技术及相关短信15期20多万条;每次的病虫情报在5000份以上。攸县电视台从8月20日起连续五天播放病虫电视预报,并通过农业信息网、手机短信及印发病虫情报广告版2000份将防治技术及时送到千家万户。
六、加强督查,确保效果。8月20日前后,市局对各县市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督查。同样,各县市区农业局对各乡镇水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进行了督查。攸县农业局在徐局长的带领下,分3个督查组,分片督查指导。株洲县政府办和县农业局于8月21日-22日两天对各乡镇水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进行了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