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关于进一步抓好一季(中)稻稻飞虱防控的紧急通知

2012-08-29 来源:常德市植保植检站 作者:不详 【字体:

各县区市、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防治农作物病虫指挥部:

市防治农作物病虫指挥部督查组822日至24日在桃源、石门、汉寿、鼎城、澧县、临澧等六个县区对水稻病虫防治情况进行督查,督查情况表明,我市一季(中)稻上稻飞虱发生为害态势非常严峻。处于蜡熟期的中稻已有部分丘块出现“冒穿”现象,石门、汉寿、鼎城的情况尤为严重;处于乳熟期的一季晚稻,绝大部分丘块百蔸虫量在防治指标(百蔸1500头)以上,部分丘

块百蔸虫量在2万头以上,这部分面积不抓紧抢治,一周内将出现成片“穿眼死秆”现象。另外,随着中稻的收割,迁飞性害虫

从北方回迁,稻飞虱将在一季晚稻、双晚田剧增,一旦防治失误,一季晚稻、双晚将面临大面积“穿眼死秆”。督查中还发现以下问题,一是很大一部分农户年龄偏大,购药凭经验,或单纯听农药经销商的推介,或怜惜节约成本,用药不对口,多用药、滥用药现象比较普遍;二是施药方法上,部分农户没有分厢拨浪,药剂仅喷在上部叶片上,防效差。

针对严重灾情和防控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责任。今年水稻病虫发生严重,当前抓好一季(中)稻稻飞虱的防治已经成为抓好全年粮食安全生产最为关键的一环。市、县、乡各级要把防治责任落实到人。在晚稻收割前,各级涉农部门和乡村干部要包到乡、村、组,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农业技术干部要下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

二是加强监测,摸准虫情。一是加强一线病虫调查监测的力量。每个县级植保站要确保2-3名测报人员,既要搞好系统观测点的调查,又要参与大面积的调查;二是加强大面积的调查。至930日,每个县站周汇报都要有大面积调查情况和数据,发现重大病虫情况必须第一时间向市站和区县市防指汇报;三是启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防治信息日报制。鉴于以稻飞虱为主的重大病虫在中晚稻上呈暴发态势,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827-930日每个工作日的10:00点以前,县区市植保站要将稻飞虱发生情况通过电子邮件报送市植保站。

三是分类指导,科学防控。对稻飞虱发生严重的一季稻丘块,要区别对待,分类防治:离正常收割期5天以内、已经出现“穿眼”或百蔸虫量在2万头以上的丘块,应立即收割;离收割期10天至15天的,选用敌敌畏、速灭威、混灭威等速效药剂防治;离收割期15天以上,选用速效药剂和持效性药剂混合使用,持效性药剂可选用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高含量的吡虫啉等农药单剂。施药时一定要分厢拨行(厢宽11.2米),用足药量(每亩次施用有效成份吡蚜酮8-12克、噻嗪酮1012.5克、吡虫啉34克、噻虫嗪1.52克),对足水量(每亩50公斤),对准部位,即稻株中下部飞虱集中为害区域,田间保持3-5厘米的浅水层,以保证药效。无水的丘块,用速效药剂拌细土在露水干后,温度升高时撒施

四是加强督导,及时通报。我市中晚稻病虫防控,满打满算还有40天时间,这段时间,市、县两级防指、农业部门务必要全力以赴抓好这项工作。从下周开始,市、县两级防指的防控督导组,每周都要下去,督导防治,检查防效,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今年中晚稻生产一定不能出问题,绝不能因为监测预警不到位贻误最佳防治时机,绝不能因为防控措施不到位造成病虫暴发成灾,影响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的实现。各县区市、各乡镇中晚稻病虫防治工作没搞好的,必须追究责任。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