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关于防治以稻飞虱为主的水稻病虫的紧急通知

2012-08-23 来源:常德市植保植检站 作者:不详 【字体:

各县区市、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防治农作物病虫指挥部:

随着早稻收割,加上北方稻区虫量南迁,一季(中)稻上稻飞虱虫量剧增,暴发成灾态势明显。据市、县两级植保植检站813-16调查:稻飞虱在一季(中)稻上全市平均百蔸虫量1172.8头,是上周的1.7倍,是去年同期的2.5倍,全市百蔸虫量在1500头(防治指标)以上的面积占60%以上,2万头以上的面积占10%,桃源、澧县高虫量田比例更高,2万头以上的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25%20%,丘陵区要重于平湖区,和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发生年份2006年发生状况相似。这部分百蔸虫量2万头以上的丘块虫量不压下去,9月上旬将会出现成片“穿眼死秆”稻田;双季晚稻平均百蔸虫量290.1头,若一季稻防治不好,将随着9月以后一季稻陆续收割,田间虫量亦将猛增;二化螟已逐步进入卵孵化盛期,卵量一季稻上亩平20.4块,晚稻上亩平32.6块,预计卵孵化高峰在820-25日;纹枯病在一季稻上进入垂直扩展期,平均病蔸率38.7%,病株率12.4%,晚稻上平均病蔸率20.4%,病株率4.5%;稻瘟病在部分老病区零星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6个县区市的一季稻上零星发生7150亩。目前,一季(中)稻大部分处于孕穗、抽穗期,正值感病感虫危险生育期;我市近段天气凉爽,空气湿度大,这些因素均有利于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等的发生和流行。因此,各地务必高度重视,认真搞好一季(中)稻和双季晚稻病虫防治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区市、管理区防治农作物病虫指挥部要充分认识当前水稻病虫发生的严峻形势,紧急行动起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部署病虫防治工作。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对防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及时通报防治情况。今年中晚稻病虫防治一定不能出问题,决不能因为病虫为害造成粮食减产影响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的实现。各县区市、管理区中晚稻病虫防治工作没搞好的,必须追究责任。

二、加强监测,当好参谋。各地一季(中)稻苗情差异大,病虫发生情况不一,防治工作不平衡,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加强监测,掌握发生动态,为领导当好参谋,搞好分类指导。

三、落实措施,科学治虫。已经防治的稻田,要及时检查防效,加强临田调查,密切关注病虫发生动态;未防治而又达到防治指标的稻田要立即组织抢治。防治药剂:稻飞虱可选用高含量的吡虫啉或吡蚜酮(神约)、噻虫嗪、噻嗪酮等药剂;二化螟可选用Bt乳剂、氯虫苯甲酰胺(康宽)、三唑磷微乳剂、阿维·氟酰胺等药剂;纵卷叶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丙溴磷、甲维盐、阿维菌素等;纹枯病可选用井冈·腊芽、井冈霉素、纹霉清、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稻瘟病可选用稻瘟灵、富士一号、三环唑、敌瘟磷、肟菌·戊唑醇等农药。提倡交替、轮换使用。施药时一定要对足水量(每亩50公斤),田间保持3-5厘米的浅水层5-7天,以保证药效。

四、加大农药市场质量监管力度。农业执法部门要深入贯彻国家《农药管理条例》和有关农药管理法规,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农药市场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依法查处和打击生产经营假劣农药行为,维护农药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广大农民切身利益。

                       

 

                           二○一二年八月十七日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