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9 | 来源: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 作者:药械科 | 【字体:大 中 小】 | ![]() |
除害避弊 安全防控
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一统三防”目标
——唐会联副站长在全省农田杂草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研究部署全省农田杂草防控工作,努力在短期内实现全省农田化学除草高效安全和专业化统防统治“一统三防”目标。今天大家观摩了水稻田化学除草剂应用示范现场,刚才资阳区植保植检站张益夫站长、省植保站药械科尹惠平科长分别介绍了不同栽培方式除草剂品种高效安全应用效果展示示范情况与近三年水田化学除草试验示范筛选情况,相信对大家有所启发。下面我受欧站长委托就全省农田杂草防控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
我省农田杂草种类多,发生量大,常年偏重发生,而且草相时有变化,对农业生产安全和防控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省植保系统积极推广以化学除草为主的农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有效控制了农田杂草危害,为保障全省农业安全生产、粮食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是化学除草起步较早,化防面积逐年扩大。化学除草具有除草及时、效果好、劳动强度轻、工效高、成本低等优点。我省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化学除草试验示范,以后逐年发展。70年代中期后全省化学除草面积稳定在800万亩以上。1987年,省农业厅将稻田化学除草列为农业技术重点推广项目,从秧田到本田进行化学除草。1994年,省农业厅实施十大农业推广技术项目,稻田化学除草是十大技术之一。1998年省农业厅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指导小组,在京广铁路、国道沿线的67个县(市)实施“稻田无草害工程”,建立农田化学除草试验示范点,开展农田草害综合治理技术及除草剂筛选应用工作,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了全省农田草害防控工作的开展。“十一五”期间,全省以开展化学除草技术培训为重点,推荐一批新型高效除草剂品种及其应用技术,化学除草面积迅速扩大。
二是积极开展试验示范与推广高效、安全除草剂。近10多年来,我省先后组织推广了10多个除草剂新品种、新剂型,全省化学除草面积逐年扩大,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控制了杂草的危害,保证了农业高产丰收。2004年,由省植保植检站牵头,在全省选择十个具有较强推广能力的单位,联合生产厂家组成湖南新农药械推广应用联合体,大力推广88.8%草甘膦铵盐(飞达红)可溶性粒剂进行果园杂草防除,逐步实现了对果园中常用的10%草甘膦水剂的替代。“十一五”期间,我省共推广应用除草剂品种20多个,复配制剂(主要用于水田)10多个,每年除草剂商品用量在1.5万吨以上,五年共推广应用面积达2亿亩次。2011年—2013年,省站牵头组织了水田化学除草剂筛选试验与示范,共有13个企业28个县市区参与,并于今天上午在资阳区成功进行了现场综合评价。近年来,全省植保部门每年开展的除草剂试验、示范达100个以上,既完善了除草剂的使用技术,又为除草剂的安全使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减少除草剂药害事故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做好农区杂草普查工作,掌握了基本草情。2008年,我站组织省农科院植保所、湖南农大等单位专家环洞庭湖进行了农田及排灌渠道杂草发生危害情况调查,杂草发生的总体情况是排灌渠杂草发生危害严重,主要是空心莲子草、双穗雀稗和凤眼莲等恶性杂草治理难度大;稻田草相发生变化,主要是千金子比例增大,防治难度加大,但只要防治得当,基本不会造成大的危害。从2009年起,农业部启动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我省承担了其子课题——《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与发生危害特点研究》的研究任务。四年来,我省已按项目实施要求进行了农田杂草普查,查明我省现有水田杂草39种、柑橘杂草62种、玉米杂草56种、棉花杂草29种、麻类杂草29种、花生杂草53种、茶园杂草56种。通过这些杂草普查工作,我们基本掌握了全省农田杂草草相变化,为制定科学防控方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是妥善做好作物药害事故处理工作。长期以来,大多数的农作物药害是因除草剂应用不当引起的。为了对农作物药害事故进行妥善处理,尤其是除草剂引发的药害事故进行有效处置,2004年,省农业厅成立了植保事故专家鉴定委员会,各市州和县市区农业局都成立了相应的植保事故鉴定委员会,同时逐渐形成植保事故上报制度,全省植保系统共参与200多起药害事故处理工作,极大地推进了我省植保事故处理工作的规范管理进程。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我省各级植保部门长期以来努力的结果,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持之以恒地抓好农田杂草防控工作,巩固农田杂草防控成果。同时,对农田杂草防控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植保部门高度重视。一是除草剂药害问题仍然突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安全。随着化学除草面积逐年扩大,因杂草抗药性和不当使用,除草剂产生的药害问题也随之凸显,有愈演愈烈之势。我省除草剂药害问题主要是没有正确使用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等除草剂以及误用百草枯、草甘膦等灭生性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同时,缺乏对除草剂在不同农田土壤中残效期的了解和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评价,导致除草剂药害时有发生。除草剂药害严重制约了种植业结构和轻型栽培方式的调整,一些地方的农田变成什么作物都不能种植的“癌症田”。由于长期不科学使用二氯喹啉酸,带来常年累积,造成部分烟田药害严重。2012年郴州市农业局向省农业厅提出了禁用二氯喹啉酸的请求,虽然未获得批准,但这个例子警醒着我们对除草剂安全使用问题不能不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不少地方每年都有因除草剂药害引发的规模不同的农民集体上访事件,除草剂药害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二是除草剂使用水平有待提高。我省农田化学除草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施药技术手段落后,用药水平低下。除草剂喷施器械结构简单、材质差,“跑、冒、滴、漏”问题严重,除草剂利用率不足40%,造成除草剂严重浪费;尤其是农民随意加大用药量和误用除草剂品种,喷施茎叶处理除草剂时边行走边左右摇摆喷杆,造成漏喷或重喷,施药质量无法保证,防治效果没有保障。以上状况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下大力逐一切实解决。
二、面对现状,因势利导
当前,我省农田杂草发生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因势利导,予以解决。
一是草相发生变化。近年来,我省农田杂草种类、优势种和危害程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农田杂草种群变化和群落演替加速,过去发生程度较轻的次要杂草上升为主要杂草,且多年生杂草在农田的发生危害也日趋严重。例如,千金子已在许多地方重于稗草,成为稻田第一杂草。杂草稻在益阳、岳阳、常德和长沙均有发生,最高发生率可达89.4%,发生密度在5~10%,造成减产10%左右。二是杂草普遍产生抗药性。二氯喹啉酸、草甘膦等除草剂在我省长期大量使用,杂草已产生抗药性,除草效果难以保证。杂草草相变化和抗药性产生对杂草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是植保社会化服务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随着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户要求专业化防治农田杂草的呼声日渐高涨,但多数服务组织迫于技术和安全性上的担忧,不敢承包杂草防治,使得我省专业化统防统治全程承包服务内涵不丰润,农民仍然摆脱不了喷雾器。农民的愿望不能满足,服务组织的服务品质不能进一步提高,势必严重影响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要审势导势,从“生态文明”和现代植保建设的战略高度上认识抓好农田杂草安全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从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品质上思考抓好除草剂的安全使用工作的必要性。
三、强化指导,安全防控
全省植保系统要正视现存问题,切实履行职责,强化两个指导,除草害避免弊端,确保科学使用除草剂,高效安全防控农田草害。
一是切实指导农民安全科学使用除草剂,抓好大面积农田杂草防治工作。第一,要高度重视,强化督查指导。全省各地要提高对农田杂草防控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强对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要象病虫防控工作一样落实“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的防控职责,明确各级农业部门的分管负责人为本级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植保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专业技术人员为技术责任人。各级植保部门要强化对农田杂草防控工作的督查指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第二,要做好草情监测调查,适时发布防治信息。各级植保站要将草情监测纳入日常测报工作中,积极开展草情监测调查,定人、定责、定时调查草情,及时通报杂草发生情况,编发《病虫情报》,提出防治意见。在除草关键时期,组织技术人员开展草情会商,结合草情发生实际,及时发布预报,为杂草防治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第三,要积极开展杂草防控示范。各级植保部门要认真开展农田杂草防控示范,发挥示范区窗口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各县市区要创建示范面积不少于100亩的核心示范区, 设立统一的示范展示牌,制定一套技术实施方案,推介2—3个新型除草剂品种轮换使用。譬如,水育秧田除草应选用苗后内吸选择性除草剂,抛栽大田除草应选用芽前封闭性除草剂,移栽大田除草应选用芽前封闭性除草剂,直播大田除草应选用在直播稻田登记的除草剂产品等等。通过示范区的展示引导,带动除草剂科学安全应用。第四,要深入开展技术培训,普及安全用药知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形式,宣传杂草危害的严重性,改变广大农民疏于控防观念,促进杂草发生和防控技术信息第一时间进村入户,指导农民开展防治。要改变农民随意加大用药量、盲目超范围使用等不良习惯,最大限度减少药害事故的发生,切实提高大面积杂草防控技术水平,杜绝药害事故发生。
二是精心指导服务组织制定科学除草方案,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一统三防”目标。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形势新要求的背景下,在建设现代植保、服务现代农业的总要求大背景下,未来植保将朝着植保部门与专业化服务组织相拥、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的方向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服务内容不仅包括防病和治虫,还包括除草,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项都不能称之为完全意义上的专业化统防统治。开展杂草专业化统防统治对推进统防统治具有四点重要意义。第一是可进一步减损增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杂草危害损失占有害生物危害损失的14%,搞好杂草防治,能进一步减少农业损失,使农民增产增收。第二是可延长机防队员作业时间2—3天,增加机手收入,有利于稳定机防队伍。第三是拓展了统防统治服务内容,提高了服务品质,增加了服务组织的盈利点,可提高服务组织的赢利水平。第四是农民可以从使用农药中彻底解脱出来,轻松种田,增产增收,有利专业化统防统治快速发展。因此,开展杂草统防统治能更好地实现“三赢”目标,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又好又快发展。目前,杂草防控尚未纳入专业化统防统治承包服务合同中,主要原因是尚未形成较完善的化学除草技术方案,多数专业化服务组织面临较大的技术风险,以致不敢开展服务。这几年省站开展了水田化学除草应用示范就是要摸索出一套适合于不同水稻栽培方式的化学除草方案,并向专业化服务组织推荐。今年我们已在沅江等6个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项目示范县开展了杂草专业化统防统治试点工作,目的就是要逐步推进杂草专业化统防统治。这次会议后,各地要积极开展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模式的除草剂品种及用药技术方案,积极向专业化服务组织推荐,强化技术指导,先在小范围内试点开展服务,待完全成熟后,再全面推行杂草专业化统防统治,完善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内容,切实提高农田杂草防控水平,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一统三防”目标。
同志们,农田杂草防控工作是植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农田杂草防控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像抓好病虫防治工作一样,下大力气抓好这项工作,始终坚定目标不动摇,不断推进农田杂草科学防控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