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南县迅速组织扶桑绵粉蚧防控并取得初步成效

2013-09-09 来源:益阳市植保植检站 作者:南县植保植检站 【字体:

 

822上午,南县植保植检站在南洲镇宝塔湖村五组调查时,首次发现植物检疫对象——扶桑绵粉蚧。随后开展延伸调查,发现该村三组、六组、七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现疫情后,南县植保植检站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分别向市植保植检站和县农业局进行了汇报。市植保植检站当即电话强调要开展疫情普查和防控。县农业局长彭历辉听取情况汇报后,高度重视,当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一是成立以局长彭历辉为组长的扶桑绵粉蚧普查和防控领导小组;二是决定823上午召开各乡镇农技站站长和农业局各股室站负责人参加的普查和防控紧急动员大会;三是向县政府领导汇报,争取部门配合和支持,请求财政解决防控经费38万元;四是通过县电视台《南县新闻》、《农事直通车》和《植保天地》栏目连续一周向全县发布疫情公告,动员广大农户积极开展普查,一旦发现疫情,及时上报;五是明确由植保植检站负责组织开展防控,迅速采购防控药剂和组织机防队员,普查和防控经费由农业局暂行垫付。通过近半个月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全面普查,摸清底子

82328日,全县共组织技术干部120人,印发技术资料500份,彩图1000幅,连续开展普查420人次,出动车辆60台次,普查面积20余万亩,接待群众来访和疑似疫情报告50余起,现初步查明,疫区为南洲镇和浪拔湖镇两个乡镇,南洲镇主要分布在宝塔湖村、永红村、火箭村、新颜村及县渔场,浪拔湖镇主要分布在长缨村,以靠近物流集散地的沟渠、荒坪废地的杂草上为主,并逐步蔓延到临近的蔬菜、芝麻、花卉、苗木及棉花上为害,沟渠、荒坪废地的杂草发生面积约800亩,苗木、花卉发生面积50亩,蔬菜发生面积45亩,棉花、芝麻发生面积15亩,共计发生面积910亩,疫区面积6000亩。

二、统一防控,控制蔓延

82930日,由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彭历辉坐镇指挥,分管局长刘虹霖带队,出动技术干部25人,车辆8台,组织机防队员25人,采购50%吡蚜酮50件,连续2天对所有扶桑绵粉蚧的发生地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防治,防治范围是所有发生疫情的地带及周围延伸50范围,两天统一用药4000包,防治面积2000亩。对疫区的农田,也分别向所属农户按每亩250%吡蚜酮,向群众分发药剂8000包,动员群众喷药防护,形成阻隔带,控制疫情蔓延。91—2日开展药剂调查,扶桑绵粉蚧死亡率达85%,基本控制了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三、密切监视,决不放松

截止94,南县对疫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防治,但是扶桑绵粉蚧寄主植物多,发生范围广,繁殖速度快,隐蔽性强,往后的工作还十分艰巨。根据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仍将继续在全县开展普查,针对疫区,仍将保持3天调查一次,密切注视扶桑绵粉蚧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并选择有利天气联合建设局园林处出动园林防控专用车统一行动,继续全面防治2—3次,争取在年前彻底扑灭扶桑绵粉蚧。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