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3 | 来源:省植保植检站 | 作者:植保植检站 | 【字体:大 中 小】 | ![]() |
稻水象甲是一种国际检疫性农业有害生物。自2001年在我省株洲县发现以来,目前已在全省8个市州28个县市区发生,由于各级政府重视,前几年稻水象甲疫情一直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但是今年以来,由于我省春季雨水偏多,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防治适期难以掌握,特别是4月中下旬连续阴雨大风天气,非常有利于越冬成虫迁飞扩散,再加上部分地区因前两年稻水象甲发生轻,危害不重,放松了早稻秧田成虫防治工作,导致今年稻水象甲发生形势严峻:一是发生范围扩大。今年5月2日祁东县新发现稻水象甲,涉及3个乡镇,30个行政村,发生面积2600亩;益阳市赫山区新增加1个镇发生稻水象甲,衡山县新增加9个村,双峰县新增加2个乡镇,邵东县新增加1个镇。二是发生危害加重。据大多数地区反映,今年是稻水象甲近几年来同期虫量最多、为害最重的一年。衡山县5月上旬调查,早稻本田成虫平均20~40头/百蔸,最高丘块达170头/百蔸,双峰县同期早稻本田成虫量平均70~80头/百蔸,最高丘块达230头/百蔸;湘乡市4月底调查,田间成虫平均35—70头/百蔸,严重丘块成虫量达90头/百蔸以上。长沙市望城区、岳阳市平江县、邵阳市邵东县等地调查后均显示今年田间成虫量比前两年明显增加。株洲县5月15日调查,田间幼虫量平均364头/百丛,最高丘块达1189头/百丛;5月16日醴陵大障镇新联村调查,田间幼虫量平均8120条/亩,比去年高69.2%,最高丘块达19600条/亩,虫口密度很大。三是防控难度增加。预计全省今年越冬代成虫的产卵总量将会比同期偏大,第一代幼虫基数将会很高,防控压力较大。
鉴于稻水象甲疫情发生形势,各发生区要结合前段时期稻水象甲成虫防控工作实际,切实做好稻水象甲幼虫的防控工作,特别是前期成虫防控效果不佳的区域,要加大力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适时防控,避免稻水象甲幼虫暴发危害,防止早稻大面积减产乃至毁产的灾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