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2017年城步县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工作总结

2017-10-23 来源:城步县植物保护检疫局 作者:城步县植物保护检疫局 【字体:

2017年,城步县开展了蔬菜病虫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工作,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湘西南边陲,全县辖12个乡镇1个管区,共有耕地面积3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0万亩,旱土面积11万亩。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7℃左右,气候条件优越,土质肥沃,土层深厚,耕作性能好,十分适合蔬菜产业发展。2017年全县种植蔬菜10.5万亩,主要种植品种有红茄、番茄、萝卜、辣椒、白菜等。总产量达36.1万吨,总产值逾5.4亿元。本项目示范区设在城步鑫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基地,地处本县蒋坊乡联和村,示范品种为红茄,示范面积500亩。

二、总体工作思路

“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为指导,以农药减量控害为主线,以行政推动和市场化运作为基调,以办点示范为手段,以点带面,切实提高我县高山延季蔬菜绿色防控水平,扩大绿色防控应用范围与面积,推进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机融合,强化绿色防控与优质农产品基地“三品一标”基地无缝对接,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

三、技术模式

播前健身栽培(水旱轮作、清洁田园)+土壤消毒+药剂拌种技术+育苗期防虫网阻隔+移栽后性诱防治成虫+色板诱杀成若虫+生物农药防治+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防治。

四、预期防控效果及产量减损目标

示范区绿色防控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0%以上,综合防控效果达到90%,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亩防治成本平均降低10%左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五、主要技术措施

1、土壤消毒技术。播种前于4月中下旬采用翻耕土壤、土壤撒施生石灰、腐熟秸杆以及太阳能日光消毒等措施防治枯萎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

2、防虫网阻隔技术。在5月上中旬育苗期,使用防虫网、阻隔鳞翅目、同翅目(粉虱、蚜虫)等害虫。

3、健身栽培技术。播种期至采收期(4月底—10月下旬)。示范区统一选用高产抗病红茄品种金卡农8号,统一采用红茄嫁接栽培技术,合理水肥管理等措施,增强红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源、虫源基数。采用嫁接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显著减轻黄萎病等土传病害危害,还可增强植株长势,延长产果期,提高红茄产量和品质。

4、性信息素诱杀技术。苗期至采收期(5月下旬—10月上旬),投放棉铃虫、烟青虫性诱剂+诱捕器500套(每亩2套,于8月上旬更换一次诱芯)。

5、色板诱杀技术。苗期至采收期(5月下旬—10月上旬),悬挂黄板6500张,每亩15张,用于防治黄曲条跳甲、蚜虫等害虫。

6、生物农药防治。苗期至采收期(5月下旬—10月上旬),选用5%阿维菌素、0.3%印楝素等生物农药防治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黄曲条跳甲、蚜虫、螨类等害虫,选用25%吡唑醚菌酯、农用链霉素等杀菌剂防治红茄疫病、黄萎病、青枯病等病害。

7、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防治。苗期至采收期(5月下旬——10月上旬),选用2.8%阿维甲氰、80%烯啶吡蚜酮、15%哒螨灵防治红茄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蚜虫、螨类、黄曲条跳甲等害虫;选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叶枯唑等杀菌剂防治红茄疫病、黄萎病、青枯病等病害。

8、农业防治。红茄采收后,及时清洁田园,适时播耕。

六、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按市场价格,棉铃虫、烟青虫性诱剂15元/枚、诱捕器12元/个,每亩装2套,整个生育更换诱芯1次,每亩性诱剂投入成本84元;每亩放置黄板15张整个生育期更换黄板1次,每张2元,每亩黄板投入60元;示范区红茄整个生育期间病虫防治共使用农药4次,平均每亩每次防治成本52元(含人工费用),4次病虫防治共计208元,连同绿防物资投入,示范区每亩投入防治成本合计352元。常规防治区红茄整个生育期共使用农药8次,平均每次防治成本(含人工开支)52元,整个生育期间每亩防治成本416元,示范区较常规防治区每亩防治成本减少64元。

示范区蔬菜产量较常规防治区每亩增加产量420公斤,平均亩产达5130公斤,按2元/公斤的市场平均价计算,示范区每亩增加产值840元。此外,示范区红茄比常规防治区品质提高,外观更美观,商品率更高,红茄价格比常规防治区高0.1-0.2元/公斤,综合上述,绿色防控示范区红茄对比常规防治区红茄每亩增收1375元。经济效益对比分析见下表。

2、生态效益

示范区与常规防治区对比天敌数量和种类有所增加;作物生长状况良好。生态环境有利天敌生存,维护生态平衡。同时化学农药施用量大大减少,减少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3、社会效益

首先,蔬菜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自然天敌,实现了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治理,推动了多项植保技术,特别是环境友好型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解决过去长期使用单一化学农药防治病虫易产生抗药性难题,实现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其次,绿色防控项目的实施降低了农药残留,提高了蔬菜品质,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人畜健康,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时,通过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全县各乡镇积极采取绿色防控技术,逐步改变广大农民单纯依赖化学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传统观念,引导广大农民科学种菜,科学用药,促进我县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确保我县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