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邵东县新发现2种为害果树的广翅蜡蝉

2012-08-23 来源:邵阳市植保植检站 作者:不详 【字体:

邵东县原魏家桥乡农业站长石书达同志送来被害虫为害的果树梢,症状是树梢出现裂缝,被害处有成堆丝状物,去掉丝状物后,在裂缝中找到梭形卵粒,初步鉴定为蜡蝉科害虫为害所致。县植保植检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吴社高等技术人员到现场察看,在果树上发现大量成虫。经鉴定和与网上的图片比较,确认为八点广翅蜡蝉和眼纹广翅蜡蝉,以八点广翅蜡蝉居多。

据资料介绍,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speculum (Walker)],又名八点蜡蝉、八点光蝉、桔八点光蝉、咖啡黑褐蛾蜡蝉、黑羽衣。成虫体长11.5~13.5毫米,翅展23.5~26毫米;黑褐色,疏被白蜡粉;触角刚毛状,短小,单眼2个,红色;翅革质密布纵横脉,呈网状,前翅宽大,略呈三角形,翅面被稀薄白色蜡粉,翅上有6~7个白色透明斑,后翅半透明,翅脉黑色,中室端有一小白色透明斑,外缘前半部有1列半圆形小的白色透明斑,分布于脉间;腹部和足褐色(如图1)。卵长1.2毫米,长卵形,卵顶具一圆形小突起,初为乳白色渐变淡黄色(如图2、3)。若虫体长5~6毫米,宽3.5~4毫米,体略呈钝菱形,翅芽处最宽,暗黄褐色,布有深浅不同的斑纹,体疏被白色蜡粉。每年发生1代,以卵于枝条内越冬。5月间陆续孵化,危害至7月下旬开始老熟羽化,8月中旬前后为羽化盛期。成虫经20余天取食后开始交配,8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为产卵期,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盛期。白天活动危害,若虫有群集性,常数头在一起排列枝上,爬行迅速,善于跳跃;成虫飞行力较强且迅速,产卵于当年发生枝木质部内,以直径4~5毫米粗的枝背面光滑处落卵较多,产卵孔排成l纵列,孔外带出部分木丝并覆有白色棉毛状蜡丝,极易发现与识别。成虫寿命50~70天,至秋后陆续死亡。

眼纹广翅蜡蝉[Euricania ocellus],展翅宽16~17mm。本科翅膀特别宽大,外型像小型蛾类;体色褐色或黄褐色,翅膀部分透空,各翅中央有一枚拟眼状的黑色斑纹,翅脉清晰,停栖时翅膀呈弧形,本种雌、雄差异不大,交尾的方式为同向侧身,若虫尾部具蜡丝,成长后蜡丝会消失;无近似种。 成虫出现於5至8月,生活在低海拔植物丛间。有时会群聚吸食植物茎叶汁液;受惊吓时会瞬间弹跳飞行,徒手捕捉不易。

八点广翅蜡蝉和眼点广翅蜡蝉均属同翅目、广翅蜡蝉科。已发现为害枣、柑桔,除若虫取食植物汁液外,成虫产卵时,产卵器刮破树梢表皮,可造成产卵部上部枝梢枯死,成为影响秋梢生长的主要害虫。我县已安排发生区农户选用吡虫啉或吡蚜酮等农药品种药杀成虫和若虫。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