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6 | 来源:石门县植保植检站 | 作者:不详 | 【字体:大 中 小】 | ![]() |
柑橘锈螨又称柑橘锈壁虱,是石门县柑橘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螨以口器刺入柑橘组织吸食汁液,叶片果实被害后,轻则叶片背面和果皮变为污黑色,严重时则果皮变褐色,俗称“黑皮果”、“锈坨”,对柑橘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发生规律及特点: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发生严重,后来由于橘园大量推广使用代森锰锌系列农药,发生曾逐年减轻。但近年来,柑橘锈螨在本县柑橘产区呈普遍发生现象,2010年、2011年局部偏重发生。该螨一年发生16代,5-6月开始上果为害,7-8月虫口发展到当年的最高峰,而且发生期比往年提前,从6月下旬开始,一直到9月中旬,呈现出两个为害高峰,即7月上旬、8月上旬。特别是长期干旱后降雨湿度加大,虫口急剧增加。另外,宽皮柑橘类比橙类、棚柑为害严重,丘陵山区比平地橘园为害严重。
防治现状:柑橘锈壁虱的防治要在强化栽培管理、增强树势的同时,创造生物多样性环境,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但慈利县基本上没有开展生物防治,主要是化学防治,使用药剂有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等。因近两年柑橘果实市场价格较好,橘园的管理比较到位,橘农对锈螨的防治逐渐重视,大大降低了虫口基数,所以今年7月上旬普遍药剂防治一次后,8月未见明显的发生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