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新晃县扎实搞好玉米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

2013-09-09 来源:怀化市植保植检站 作者:新晃县植保植检站 【字体:

新晃县玉米常年种植面积8万亩,是除水稻之外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为搞好玉米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多年来,新晃县植保站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确定系统观察区和观察点。选择方家屯乡洞坡村作为系统观察区,在观察区安装测报灯一台,同时根据不同海拔区域确定贡溪乡、凉伞镇和天堂乡3乡镇为玉米病虫害观察点,每个点明确一名农技人员专人负责。

二是坚持开展田间监测。严格按照农作物病虫害测报规程在系统观察区定点观察田,每5天一次查看病虫害发生情况、剥查主要害虫的发育进度,整个玉米生育期系统定点观测20余次,同时,收集观察点的玉米病虫害监测情况;每10天一次到玉米种植相对集中的乡镇了解玉米病虫害发生的整体情况。

三是认真开展室内研究。主要是结合室内技术深层研究识别病虫情况。由于玉米螟田间发生情况不整齐,因而采取从越冬代幼虫化蛹之前开始,对每一代玉米螟幼虫进行室内饲养,再结合田间观察情况确定其发生的消长规律。对于田间调查时无法直接确认的病害,采样保湿培养,然后在显微镜下面检查病原,确诊病害。今年共进行室内观测研究5批次,4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下旬分别收集玉米螟越冬代幼虫、一代虫和二代虫进行室内饲养,观察其发育进度;6月上旬对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采样进行保湿培养,然后镜检病原孢子确诊。

四是实行监测阶段会商制监测过程中遇到各代虫羽化盛期以及下代幼虫盛孵期前,县植保植检站进行研究讨论,共同确定好防治时间和防治要点。今年5月上旬、7月上旬针对玉米螟一代虫和二代虫的防治工作进行阶段会商,定好5月中旬和7月中旬为防治时间,通过验证均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五是及时发布防控信息和开展防控样板示范。通过多年来对玉米病虫害全面系统的监测预警工作,基本查清了全县玉米上发生的玉米螟、桃蛀螟、玉米蚜虫、玉米粘虫、小地老虎、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纹枯病、玉米锈病和玉米褐斑病等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还摸索出一套完整的玉米病虫害防控技术,并通过手机短信、病虫情报、病虫防治单等方式及时发布玉米病虫害防控信息。今年,全县玉米虫害发生21.6万亩次、玉米病害发生10.2万亩,病虫为害损失率均在2%以内。县植保植检站在方家屯乡洞坡村举办1360亩的玉米病虫统防统治示范样板,经测产验收,示范样板田比农户自防田增产15-20%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