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7-03 | 来源:涟源市植保植检站 | 作者:梁中卫 | 【字体:大 中 小】 |  | 
“梁站长,咱们试验的产品确实有作用,看了其他合作社的禾苗,特别是稻穗,都没有我田里的长得好,种过十多年的水稻还是头一次长这么好,完全可以和一季杂交稻比较,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早稻平均900斤一亩,增产100斤一亩没有问题。”6月28日一早,涟源市植保站梁中卫站长接到茅塘镇种粮大户周新兵的电话,隔着话筒也能感受到那头的喜悦和兴奋。
6月29日上午,市植保站技术人员来到周新兵的试验田,叶绿穗黄的早稻一望无际,清风吹来,稻浪阵阵,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3月份早稻育苗时,涟源市植保植检站在周新兵103亩早稻上进行了一个新菌剂推广试验——种子干籽丸化处理(免浸种、免催芽),水稻种子经过丸化处理后,能快速激活种子的胚芽细胞,在低温干旱的条件下,使种子迅速萌动发芽破土。简化了繁杂的浸种催芽过程,减少种子自身养分的流失,增强种子的活力。据观察,干籽丸化后的稻种会比浸种催芽后的种子晚出2-3天,但是根系的长度和数量都会明显好于常规浸种催芽的稻苗,能有效预防恶苗病。出苗后主根长且粗壮,须根量是常规种子的2倍以上。
水稻分蘖末期,再用该菌剂250毫升加磁助剂兑水5公斤进行叶面喷施,菌剂施用时不能和杀虫杀菌剂及除草剂一同混合施用。周新兵在水稻分蘖末期喷施时,沿河边长了树,无人飞机不能靠近,沿河边只能一线掠过,因此最后同一个品种,同一丘田三个样,呈现出鲜明对比。6月29日目测,完全未喷的处在孕穗期;无人飞机气流辐射到的是齐穗;完全喷施的已是乳熟期。生育期相差15-20天以上,喷施的穗粒平均有280粒左右,到底能增产多少等收割时测千粒重。


   技术人员介绍,涟源市植保站一直致力于推广节本增效、环境友好的新药剂、新药械、新技术、新方式,这次在周新兵试验田开展的菌剂干籽生物丸化试验,改变了沿袭多年传统的浸种催芽生产模式,减少了繁琐的生产过程,目前来看,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试验效果,之后可能会在全市进行规模推广,助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农业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