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0 | 来源:新化县植保植检站 | 作者:邹美汝 | 【字体:大 中 小】 | ![]() |
前几年新化县种子市场较混乱,部分经销商没经过不同生态区的试验示范,盲目引进品种,到处宣传推广,水稻减产索赔事件偶有发生。今年,新化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种子管理和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积极开展种子市场检查,强力清理稻瘟感病品种,大力推广抗病高产品种,减少农民水稻种植风险,从源头上落实农药减量措施。
“种子不好,丰收难保”。稻瘟病是全国一类病虫害,也是我县的重要病害,在部分地方年年发病,且年年严重。为了减少稻瘟病大流行的风险,保护我县粮食生产安全,3-5月,局科教种业股和植保植站联合开展种子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分区域清查水稻种子,在北、西、南中山区等稻瘟病重发区,如水车、奉家、文田、天门、金凤等全乡镇及五溪、苍溪、天龙山、海龙、株梓、山溪、鹅溪、大石等管区,禁止经营销售稻瘟病抗性5级以上的水稻品种;在东部中低山区稻瘟病间歇发病区,如田坪、坐石、松山、半山、晨光、崇山、坪溪等地,禁止经营销售稻瘟病抗性7级以上的水稻品种。现场上门检查经营者的种子仓库和门店,一经发现水稻稻瘟病感病品种和低抗品种,要求立即下架退货,已销售农民的,要求负责追回,更换其它品种。同时,做好种子和植物检疫相关法律的宣传工作,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地选择抗病良种,做好播种前浸种消毒处理,加强健身高产栽培,实行病虫综合防治。
抗病良种是增产的关键措施。这项种子清查工作虽然繁琐、费时、耽工,涉及面也广,有时会引起种子经营者的强烈不满,但可杜绝稻瘟病高感品种的连片种植,减少低抗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从源头大大降低稻瘟病大区域流行的频率,减少水稻严重减产甚至失收的风险,保护好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同时减少防治稻瘟病的药剂大量使用,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