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2 | 来源: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 作者:测报科 | 【字体:大 中 小】 | ![]() |
当前中稻/一季稻处于灌浆至收获期;晚稻处于分蘖末期至孕穗期。
一、主要病虫发生概况
稻飞虱:田间以4代褐飞虱高龄若虫为主,略轻于去年同期。各市州中稻/一季稻田百蔸虫量一般为200~900头,长沙、邵阳、怀化市较高,分别达3852头、1175头、1146头,浏阳、邵东、溆浦、新晃等县市百蔸超过2千头,部分高丘超过万头,局部地区已有穿孔现象;短翅型成虫量大,百蔸一般为5~55头,加平达41头,长沙市百蔸超过百头。各市州晚稻田间亩平虫量为200~600头,加平为502头(去年同期533头),长沙县等少数县市大发生,百蔸超过千头;短翅型成虫一般2~10头,娄底、衡阳、长沙、怀化市较高,为17~27头;百株卵量20~125粒,加平72粒。
稻纵卷叶螟:前期受持续高温干旱影响,田间发生较轻;近段,祁东、云溪区等地区随降雨有较明显迁入。各市州中稻/一季稻田间亩平蛾量一般30~160头,浏阳等个别县市略高,超过500头;卷叶率一般为0.1~2.7%。晚稻田亩平蛾量一般20~240头,加平为121头(去年同期536头);亩平幼虫一般400~3000头,加平为1615头(去年同期6082头);百株卵量4~17粒;卷叶率0.1~2.1%。
二化螟:略轻于去年同期。湘中南、湘北处于幼虫为害盛期;湘西高龄幼虫期。各市州晚稻亩平幼虫300~1600头,加平768头(去年同期1692头),田间枯鞘株率0.3%~2.9%。
稻瘟病:明显轻于去年同期。晚稻叶瘟主要在邵阳、常德、郴州、永州等市山区、老病区发生,一般病叶率为0.6~1.2%。中稻穗瘟主要在常德、怀化、自治州、张家界、邵阳、永州等市州山区、老病区发生,一般病穗率0.1~4.7%。
纹枯病:在中稻上已基本稳定,轻于去年,各市州一般病蔸率9.3~50%,加平为25.4%(去年同期31.5%);病株率4.5~31.6%,加平为10.7%(去年同期14.6%)。晚稻上处于水平流行盛期,田间病蔸率3.4~27.1%,加平为17.0%,病株率0.5~8.7%,加平为5.4%。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湘中南、湘东及湘西9个市44个县市中稻/一季稻上、21个县市晚稻上见病,当前发生面积60.9万亩,其中晚稻15.1万亩,为害程度较轻。晚稻田间一般病蔸率为0.7~6%,病株率为0.2%~5.1%。
二、防治概况
当前,我省以稻飞虱为主的中、晚稻病虫害防控形势较为严竣,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召开的南方中晚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现场会的精神,切实抓好我省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省站于8月20日在长沙召开了全省中晚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各市州植保植检站要严格按照《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农作物病虫基础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辖区内县市区植保植检站(局)强化中晚稻重大病虫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准确掌握各种病虫发生流行动态,认真填报水稻病虫周报表和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发生防治信息调度表,突发病虫信息随时上报。本周湘北大部及湘潭、长沙等市对晚稻田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等进行了普治,兼治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其它市州也抢晴天对前期防治不到位的田块进行了补治和挑治,完成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防治面积分别为736万亩、345万亩、512万亩,防效较好。
三、下阶段发生防控形势分析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天,全省大部有一次普遍降雨过程,温湿度条件适宜各种水稻病虫的发生流行,当前晚稻田间稻飞虱成虫、高龄若虫、卵量均较高,随着中稻的收割,大量成虫还会迁入晚稻田间为害,晚稻大发生的态势明朗,成灾风险大增,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湘中南及湘东局部地区近期有稻纵卷叶螟迁入,下阶段晚稻田间虫、卵量将上升;三代二化螟湘北处于低龄幼虫为害盛期,湘南将进入高龄幼虫期;纹枯病在中稻/一季稻上已基本稳定,在晚稻上将急速扩展;稻瘟病也将加快流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晚稻上将逐步显症;迟播一季晚稻需注意防控稻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