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期
涟源市植保植检站 2025年08月14日

柑橘秋季病虫害防治意见

一、发生情况

当前处于秋梢生长阶段,该阶段为保障来年柑橘实现丰产的关键时期,因此,保护好秋梢意义重大。与此同时,此阶段亦是柑橘潜叶蛾幼虫的发生期,橘小实蝇开始从桃、梨等果园向柑橘园迁移。根据8月上旬对石马山、桥头河、龙塘、杨市等柑橘园的调查结果,于杨市镇金盆村发现柑橘木虱危害现象,且成虫、若虫和卵呈重叠发生态势,平均百梢虫量为2头,发生严重区域的百梢虫量达8头;柑橘潜叶蛾对嫩叶的为害率为12.3%,平均每百叶幼虫数量达2头;柑橘红蜘蛛对螨叶的为害率为6.08%,平均每百叶幼虫数量达17头。溃疡病在部分脐橙园发病情况较为严重,病叶率处于3 - 12%区间,病果率处于2 - 5%区间。

二、防治建议

(一)柑橘木虱的监测

各乡镇街道的农业技术人员以及广大果农需予以高度重视,定期主动对果园内柑橘木虱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当前重点监测长度为 0.1 - 5 厘米的秋梢。同时,种植大户应主动对周边失管橘园以及房前屋后的柑橘树进行观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一旦发现柑橘木虱,需立即组织开展联防联控工作,对辖区内的橘园进行全面普查并及时防控,确保乡不遗漏村、村不遗漏园、园不遗漏株,全力防止柑橘木虱扩散蔓延。建议在每次开展柑橘病虫害防控工作时,添加内吸性杀虫剂。

(二)橘小实蝇的监测与防控

当利用信息素诱捕器或信息素粘胶板诱集到橘小实蝇的数量达到每板2头时,即需开始实施防治措施。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①理化诱杀:在悬挂粘胶板进行诱集的基础上,于果园以及其周围5米范围内的杂树林中,按每4-5株树选取1株的比例,在所选树木树冠的中下部喷施阿维菌素饵剂等食物诱杀剂。每亩喷施10-15个点,每隔7- 0天喷施一次,共计喷施2-3次。

②喷药防治:选用多杀霉素、联苯菊酯和阿维菌素等药剂,在配制的药液中添加 3 - 5%的红糖,采用隔行喷施的方式进行防治。

(三)用药建议

1. 针对潜叶蛾、柑橘木虱、红蜘蛛、粉虱、蚜虫、凤蝶等虫害的用药。对于部分秋梢已萌芽或正在萌芽的果园,需立即进行喷药防治,并在间隔10-15天后进行第二次喷药。建议采用触杀胃毒剂与内吸剂相结合的用药方式,且轮换使用不同药剂。(1)触杀胃毒药剂: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阿维菌素等。(2)内吸性药剂:15%阿维·螺虫酯、5%氟啶脲、20%四唑虫酰胺、25%除虫脲、植物源甘油酯(或园艺级矿物油)等。(3)杀卵剂:虱螨脲、吡丙醚、噻嗪酮等。

2. 昆虫生长调节剂或微生物农药:氟铃脲、氟虫脲、灭幼脲、BT乳剂、杀螟杆菌等。

3. 针对病害的用药。(1)针对溃疡病的用药:氢氧化铜、春雷霉素、春雷王铜、王铜、噻唑锌、喹啉铜或噻森铜等。(2)针对脂点黄斑病、砂皮病的用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吡唑醚菌酯、醚菌酯等。

(四)注意事项

1. 运用桶混技术时,需留意各类剂型农药的使用方式,采用二次稀释法进行混配。若药剂种类较多,应适度降低每种农药的使用浓度,或分两次进行喷施。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碱性叶面肥不可与任何药剂混配,以防止产生药害。

2. 在高温天气状况下,适宜于上午10时之前和下午4时之后用药,并且可适度降低药剂浓度。

3. 农药使用后的农药瓶(袋)应进行统一集中处理,切勿随意丢弃,严禁滥用农药。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4、严防柑橘黄龙病,健康种苗是关键,铲除病株护果园,科学防控保丰收。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