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 | |
汝城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7月30日 |
当前我县中稻进入抽穗阶段,也是病虫发生的易感时期,加上近期的高温多雨天气,极有利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为确保水稻安全抽穗,特提出以下防控建议。
一、防治策略
中稻:目前,我县中稻陆续进入破口抽穗阶段,应在破口时防治二化螟、稻飞虱、卷叶螟、纹枯病,预防稻曲病、细菌性基腐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虫害。做到早破口早防治,迟破口迟防治的原则进行一次普治,有叶瘟的田块隔5-7天再防治一次。晚稻:未移栽的秧苗在移栽前对秧苗进行一次杀菌消毒,防治稻飞虱,预防细菌性条斑病等病虫害;已移栽的晚稻在预防细菌性条斑病时,同时防治稻飞虱、二化螟、卷叶螟、福寿螺、稻瘟病等病虫害。
二、防治时间:破口期防治。
三、防治对象: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
四、选用药剂:卷叶螟、二化螟:选用甲氨基苯甲酸盐(5%以上)、甲维.茚虫威、苏云金杆菌(8000IU/微升以上)、阿维菌素(5%以上)、阿维.氯苯酰、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虫螨腈等。稻飞虱选用烯啶.吡蚜酮、三氟苯嘧啶、呋虫胺、吡蚜酮.异丙威等。纹枯病选用噻呋酰胺、嘧菌酯、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申嗪霉素、井岗霉素等。稻瘟病选用肟菌.戊唑醇、嘧菌酯(25%以上)、春雷.三环唑。防治病虫的同时加叶面肥20毫升/亩,芸苔素内脂10毫升/亩,增强植株的抗逆性,确保中稻安全生产。
五、注意事项
1、防治后要进行检查,对防治效果差的田块进行补治。
2、加强助剂使用,提高药剂的渗透性、展着性,减少不良雨水天气造成的药效不好补治现象。
3、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增强植株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