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 |
沅陵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8月29日 |
近年来,沅陵县部分乡镇油菜根肿病发病趋势日益严峻,对全县稳定油菜种植面积、提升油菜产量、提振油菜产业发展信心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筲箕湾镇、荔溪乡、麻溪铺镇、凉水井镇、楠木铺乡等乡镇是油菜根肿病发生较为严重的区域。2024年9月份在我县油菜根肿病“重灾区”进行土壤和水源取样调查,结果发现田间水源普遍偏酸性(PH:5.85-6.09),且土壤中根肿病休眠孢子数量在2.93×10^4-1.52×10^5个/g。根据近三年田间调查发现,取样地区油菜根肿病发病率在30 %左右。全县油菜根肿病发生面积在10万亩左右,且每年还在不断扩大面积。
当前,我县水稻绝大部分已进入收割阶段,油菜种植的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开展。针对我县根肿病发生区域,特提出以下综合防治建议:
在生产实际中,油菜根肿病“防大于治”,前期通过科学有效防范措施,相较于发病之后再治理的方式,其成本更低,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一)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油菜根肿病最直接高效的方式。2024-2025年度油菜种植时期,我站联合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多部门开展沅陵县抗根肿病油菜品种比较试验,成功筛选出部分根肿病发病率较低,抗病性强,综合性状表现优秀,产量较高的适合在沅陵县油菜根肿病发生区域推广种植的油菜品种,包括:华油杂50CR、圣光165R、中油杂636R、华油杂520、邡油135R、华油杂5R、川油101等。
(二)调节土壤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对油菜根肿病发病率影响十分显著,种植前大田通过在整地时撒施生石灰100 kg/亩,调节土壤酸碱度,能够很好地降低油菜后期根肿病发病率到10 %以下。
(三)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开沟排湿,避免浸灌。对发病面积较小时,利用病菌怕高温的特性,在夏季将土翻耕,撒上杀菌剂,然后用塑料膜覆盖严实,可有效杀灭田间病菌。
(四)药剂拌种 使用30 %氟胺·氰霜唑悬浮剂或50%氟啶胺悬浮剂进行拌种处理,晾干后播种,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病菌在种子上的附着,从而减少病害发生。对已发生根肿病危害的田块,可选用50%氰霜唑和50%氟啶胺悬浮剂联合使用,每株不少于0.1升药剂灌根。在发病初期,也可用50%氰霜唑或者50%氟啶胺悬浮剂加1%吲哚丁酸喷雾防治。还可以用尿素加生根粉兑水浇施,以补充营养,促发新根,减轻病害。有条件的区域,在油菜3-5叶期亩用30%氟胺·氰霜唑悬浮剂100ml稀释400-500倍兑水进行土壤和幼苗喷雾防治油菜根肿病。相较于发病后期用药量更少,降低人工、用药成本,提高防治效率。
(五)改变种植习惯 我县油菜有早播种植习惯,油菜生长前期较为温暖的气候加大了感根肿病的风险。通过推迟播种时间,避免营造油菜根肿病传播的适宜温度要求,降低根肿病后期发病率,播期10月中旬为宜。
(六)更新种植方式 我县传统的油菜移栽种植模式,容易引起油菜根系损伤,加大感染油菜根肿病的风险。油菜采用直播(机播)方式,可大大降低油菜根肿病发病情况。
特别提示:在进行柑橘病虫害药剂防治的同时,请添加内吸型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药剂(如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烯啶·吡蚜酮、吡蚜酮·噻虫胺等)兼治柑橘木虱。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