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期 | |
祁东县植保植检中心 | 2025年09月01日 |
随着中稻陆续收割,各种病虫害将集中危害晚稻,晚稻病虫害形势严峻:一是二化螟来势凶,峰次多,世代重叠严重,发生危害期长。依发育进度推算三代二化螟有三次羽化高峰, 8/21-24为第一次羽化高峰,县观察区灯下高峰日为8/24,日诱蛾量234只;第二次羽化高峰为8/28日至8月底,灯下高峰日为8/29;第三次羽化高峰为9月上中旬。8/25-8/29县观察区、灵官和过水坪等监测点调查一类晚稻三代二化螟亩平蛾量51--70只,高120只;亩平卵量76--180块,预计全县三代二化螟卵孵盛期为8/30--9/25,长达近20多天。二是“两迁”害虫局部发生较重。据灯下诱蛾和田间系统调查:四代卷叶螟已于8/18-20岀现一次蛾峰, 主要集中在嫩绿茂密晚稻,8/25、8/29县观察区、灵官和过水坪联系点调查,晚稻亩平蛾量175.2--300只,高1105只,亩平幼虫1050--1800条,高3000条,预计全县五代稻纵卷叶螟危害高峰将出现于9月上旬;当前田间四代飞虱发生不平衡,部分防效较差的一季晚稻飞虱基数较大,平均百蔸虫量405--600只,高3000只;晚稻平均百蔸虫量230--350只,高840只,目前田间长翅、短翅成虫、若虫及卵并存发生,预计9月上中旬将出现一次危害高峰。三是纹枯病发生上升快。据8/25、8/30县观察区、灵官和过水坪等镇调查,晚稻平均病蔸率4.1%,高16%,平均病株率1.3%,高2.6%,随着晚稻田间荫蔽度增大,后期发生还有上升。为此,各乡镇(街道)应加强田间监测调查指导,结合晚稻“一喷多促”工作实施,因地制宜做好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秋粮稳产丰收。
一、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普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稻曲病、胡麻斑病等其它病虫害。
2、防治时间:大面积以9月3--8号为最佳施药日期,先杀一季晚稻和病虫基数较大的丘块,后杀长势差、病虫基数少的丘块。
二、选准对口药剂。①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可选用阿维甲氧虫酰肼、乙基多杀菌素、乙多·甲氧虫、四唑虫酰胺等与高含量(5%及以上)阿维菌素混用,同时复配5%氟铃脲或者5%虱螨脲等强杀卵剂,降低二化螟基数,提高防治效果。②防治稻飞虱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最好选用三氟苯嘧啶或烯啶·吡蚜酮或吡蚜·呋虫胺等。③防治纹枯病,可选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或苯甲·嘧菌酯或肟菌·戊唑醇或嘧菌·戊唑醇等。④防治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应在75%以上)、稻瘟灵(40%以上)、苯甲·嘧菌酯、春雷霉素、肟菌·戊唑醇、春雷·三环唑等。
三、注意事项。近段时间高温,最好选择阴天或晴天上午10点前、下午5点后细点均匀喷雾,避免高温施药,同时要求施药前田间灌入盖泥的浅水。背负式喷雾器要求每亩用足药水30-45千克;飞防亩用足3--4升药水。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