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期
洞口县植保植检站 2025年09月05日

紧抓破口关键期,“一喷多促”保丰收——晚稻穗期病虫防控技术意见

一、发生概况

我站近期在高沙、花古、山门、水东、石柱等乡镇(街道)晚稻田间调查,二化螟: 据毓兰镇灯下监测,8月11日开始,至9月3日持续高量,期间蛾量单日高达5539只(幅度316-5539只),蛾量大,峰期长,晚稻田间残留虫量814-5624头,枯鞘株率1.6% -11.8%,枯心率0.18%-2.3%,略低于去年同期,田间蛾、卵、幼虫并存,虫龄不整齐,呈大发生趋势;稻飞虱:百蔸虫量320-2145只,略高于上年同期;纹枯病:处于垂直扩展期,病丛率3.3%-16.2%,与去年同期相当;稻纵卷叶螟:卷叶率0.25-1.2%,田间蛾量48-408只,略低于去年同期;稻瘟病:在部分感病品种上发生叶瘟;白叶枯病:晚稻田间局部发生。

我县晚稻已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正值产量形成关键期,也是病虫防治关键期。混栽区中稻田大量二代残蛹羽化后进入晚稻田产卵集中为害晚稻,中稻的陆续收割造成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辗转为害晚稻,灯下监测二化螟蛾量持续高量,呈大发生趋势,鉴于晚稻将进入病虫害高发期的严峻形势,各乡镇(街道、管理区)须高度重视,结合秋粮单产提升“一喷多促”,加强监管和指导,各统防统治组织、晚稻种植户根据田间病虫及时做好防治,确保晚稻丰收。

二、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

晚稻田间的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发生区)等。

2、防治时间:

9月10-17日。具体防治时间须结合晚稻生育期,可根据破口、抽穗时间先后用药,再根据田间病虫,9月下旬挑治二化螟或稻飞虱。

3、防治药剂:

①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20%甲维·甲虫肼、氯虫苯甲酰胺、10%阿维·甲氧虫酰肼、10%四氯虫酰胺、6%阿维·氯苯、16%甲维·茚虫威等+5%氟铃脲+杀虫单或杀虫双,虫口密度较低的可选用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80亿孢子/克以上)、苏云金杆菌(8000IU/mg以上)、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获得登记的微生物药剂防治+5%氟铃脲;

②防治稻飞虱:11%阿维•三氟苯嘧啶、10%三氟苯嘧啶、50%吡蚜酮、80%烯啶·吡蚜酮、70%呋虫胺·吡蚜酮、50%吡蚜酮•异丙威等;

③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30%肟菌·戊唑醇、22%春雷·三环唑、18%苯甲·丙环唑、25%嘧菌酯、9%吡唑醚菌酯、己唑醇、戊唑醇、枯草芽孢杆菌(1000亿芽孢/克以上)等。

④防治白叶枯病:20%噻菌酮+2%春雷霉素或20%噻唑锌+50%氯溴异氰尿酸。

三、注意事项:

1、施药应用足药液量,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施药,施药时田间要保持1寸左右浅水层,药后保水3-5天。

2、药剂应选择长效性和速效性药剂相结合,并注意交替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3、老稻瘟病区和感病品种破口前3-5施用75%三环唑进行预防,发生叶瘟田用吡唑醚菌酯+75%三环唑等药剂防治,齐穗期再防治一次。

4、邻近已发生白叶枯病中稻田的晚稻田,建议喷施一次预防白叶病药剂。

5、用药时添加助剂防雨水冲刷,可提高防治效果,建议添加助剂以提高耐雨性;若未添加且施药后6小时内遇中雨以上,需及时补喷。

6、及时检查防效,对二化螟、稻飞虱的防效不佳的及时补火防治。

7、结合秋粮单产提升“一喷多促”防控的,要添加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药剂。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科学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4、注意保护天敌,提倡使用选择性农药,减少对稻田生态的影响。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