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隆回县植保植检站 2025年07月25日

中稻穗期病虫防治意见

我县中稻7月下旬陆续进入穗期,正是各种病虫集中危害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近段天气多阵雨,田间高温高湿,荫蔽度大,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的发生流行。各种植户、防治服务组织要加强田间管理,密切关注病虫发生动态,根据田间发生实际,及时做好病虫防治。

一、发生实况

据我站近期在南岳庙、西洋江、七江、司门前、高平等乡镇调查:中稻稻纵卷叶螟灯下7月16-17日,21-23日出现迁入高峰,田间一般亩有蛾400-1200只,少数达4000只/亩,略低于上年同期。飞虱一般百蔸有虫300-800只,高的丘块达5000只/百蔸。二化螟一般亩残留虫量500-2000条;中稻纹枯病进入垂直扩展期,一般病蔸率4.5-30.6%,个别丘块高达50%;中稻稻瘟病在老病区、感病品种见有发生。稻杆潜蝇在北面乡镇发生重,为害丛率5-25%。稻赤斑黑沫蝉主要在山边丘块,特别是田边白茅多的丘块发生,应注意搞好挑治。

二、防治意见:

1、防治时间:7月28日-8月2日,可结合生育期适当调整。

2、防治对象:主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穗瘟、纹枯病、稻曲病,兼治二化螟、稻杆潜蝇、稻蝽蟓及局部地区稻赤斑黑沫蝉、稻水象甲等。

3、防治药剂:

①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杆潜蝇、稻水象甲可选用甲氧虫酰肼、溴氰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乙多·甲氧虫、阿维·氯苯、阿维·甲氧虫酰肼、甲维·茚虫威等(以上任选一种)+杀虫单或杀虫双+氟铃脲、虱螨脲等杀卵性较强的药剂,并适当加大药液量。发生量较低的可选用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80亿孢子/克以上)、苏云金杆菌(8000IU/mg以上)、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获得登记的微生物药剂防治

②防治稻飞虱、蓟马可选用三氟苯嘧啶、阿维·三氟苯、氯虫·三氟苯、吡蚜酮·呋虫胺、烯啶·吡蚜酮等。

③防治稻瘟病可选用75%三环唑(主要用于预防),治疗选用吡唑醚菌酯(稻青)、嘧菌酯(25%以上)、枯草芽孢杆菌(1000亿芽孢/克以上)、春雷霉素(2%以上)等,已发病田块应结合使用预防药剂和治疗药剂。

④防治纹枯病选用噻呋酰胺、嘧菌酯、井冈霉素(20%以上)、申嗪霉素、井冈·蜡芽菌(12.5%以上)、18%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等。

4、注意事项:

①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是预防穗颈瘟的关键时期,应根据生育期确定施药时间,感病品种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各防治1次;稻曲病易感品种(如粳稻),在破口前5天及齐穗期各防治一次。

②施药田块保持1-2寸浅水层3-5天。药剂应选择持效性和速效性药剂相结合,并交替轮换使用。提倡添加激键、怀龙特等助剂,提高农药利用率。

③施用阿维菌素、甲维盐、苏云金芽孢杆菌时,要避免高温、强光照下用药。高温天气施药应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施药。

④穗期防治药液量常规药械防治亩平不少于30公斤,植保无人机防治亩平不少于1.5公斤。

⑤药后应加强防效检查,防治效果不佳、防治遇雨的必须补火防治。

⑥稻纵卷叶螟为害白叶多的丘块,建议喷施磷钾动力等叶面肥。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4.提高防范意识,切实做好柑橘黄龙病阻截防控工作。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