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 | |
隆回县植保植检站 | 2025年08月13日 |
近段天气晴热高温,多阵雨,有利于病虫的发生,须高度重视,谨防成灾。各种植户、防治服务组织要加强田间管理,密切关注病虫发生动态,根据田间发生实际,及时做好病虫防治。
一、发生实况
据我站近期调查,二化螟在早插晚稻田已见枯鞘,虫情测报灯下8月7-11日出现诱蛾高峰,结合田间进度剥查,预计我县今年三代二化螟主峰卵孵高峰为8月17-23日,混栽区晚稻田将出现集中为害;稻纵卷叶螟虫情测报灯7月27-30日出现诱蛾高峰,8月10-12日田间一般亩有蛾200-1200只。晚稻稻飞虱一般有虫200-600只/百蔸;中稻飞虱一般400-800只/百蔸,个别丘块6000只/百蔸;短翅型5-10只/百蔸,晚稻稻杆潜蝇为害丛率5-20%;纹枯病在早插晚稻田开始发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田块病丛率一般在2%以下。
二、防治意见
1、防治时间:8月18-22日。飞虱虫量大的(平均单蔸虫量10头以上)中稻田立即开展防治。
2、防治策略:晚稻主攻二化螟、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兼治稻杆潜蝇、蓟马、老病区叶瘟、白叶枯病(发生区)。早、中熟一季稻挑治飞虱(平均单蔸虫量10头以上);迟熟中稻田主攻稻飞虱、二化螟兼治稻纵卷叶螟、稻蝽象、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发生区)等。
3、防治药剂:
①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杆潜蝇:20%乙多·甲氧虫、16%甲维·茚虫威、10%溴氰虫酰胺、10%阿维·甲氧虫酰肼、6%阿维·氯苯等+氟铃脲、虱螨脲等杀卵性较强的药剂,虫口密度较低的可选用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80亿孢子/克以上)、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100亿孢子/毫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获得登记的微生物药剂防治。
②防治稻飞虱:10%三氟苯嘧啶、70%呋虫胺·吡蚜酮、80%烯啶·吡蚜酮等;
③防治稻瘟病、纹枯病:35%戊唑醇·吡唑醚菌酯、75%肟菌·戊唑醇、32.5%苯甲·嘧菌酯、40%春雷·三环唑、枯草芽孢杆菌(1000亿芽孢/克以上)等。
④、防治白叶枯病:20%噻菌酮+2%春雷霉素+芸苔素内酯。
4、注意事项:
①施药田块保持3-5㎝浅水层。高温天气施药应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施药。提倡添加激键、怀龙特等助剂,提高农药利用率。防治飞虱用足药量和水量,将药液喷施到禾苗中下部。
②药后应加强防效检查,防治效果不佳、防治遇雨的必须补火防治。
③穗期防治药液量常规药械防治亩平不少于30公斤,植保无人机防治亩平不少于1.5公斤,苗期可适当减少药液量。
④药剂注意交替轮换使用,选择持效性和速效性药剂相结合。
⑤在白叶枯病发生区,水稻收割后,注意销毁带病稻草和田间杂草,消除减少翌年的初侵染源。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4.提高防范意识,切实做好柑橘黄龙病阻截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