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
安仁县植检植保站 2025年09月08日

晚稻穗期病虫发生及防治意见

一、病虫发生实况

二化螟世代重叠非常严重,发生情况复杂,随着中稻陆续收割,插花种植为其转移到晚稻上为害提供有利条件,近期田间系统调查,晚稻田间蛾量、幼虫量大,一般每亩幼虫量3000~7000头,但区域差异明显,如渡口、永乐江镇等区域高的丘块达3万头以上,防控形势极其严峻,若防治不到位极可能暴发成灾。稻纵卷叶螟晚稻田间赶蛾亩平达到500头以上,亩幼虫加平3360头,卷叶率加平0.2%。稻飞虱全县目前灯下虫量和田间虫量总体与去年同期持平,以褐飞虱为主,田间百丛虫量一般为500~800头,短翅成虫3~5头,今年盛夏不热,晚秋不凉,褐飞虱很有可能偏重发生。纹枯病晚稻一般病丛率为4.5~21.3%;病株率为2.3~14.2%。

二、防治时间:当前,我县晚稻开始进入破口抽穗期,正值产量形成关键期,要结合“一喷多促”及时做好二化螟、稻飞虱、穗颈瘟和稻曲病等病虫害防控。9月9日—9月20日。

三、药剂配方:(亩用量)

5%甲维盐(悬浮剂)25 克/亩+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16 克/亩或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8 克/亩+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30 克/亩+芸苔素内酯 12 毫升/亩+99%磷酸二氢 钾 50 克/亩。


公益提示:

1、积极参与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合理轮换用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第一关。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