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
澧县植保植检站 2025年09月05日

抓住有利时机,做好油菜根肿病综合防控

油菜根肿病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根部,形成大小、形态不一的肿瘤状结节,使根系逐渐失去正常功能,最终导致油菜整株死亡,俗称“油菜癌症”。近年来随着气象因素、耕作模式、土壤酸化、品种抗性、人为因素等条件影响,油菜根肿病在我县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严重威胁我县油料生产安全。

我县即将进入油菜播种期,因此,各镇街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方针,科学指导农户做好油菜根肿病防控工作。

一、农业防治

1、选择抗病品种。可选用华油杂5R、华油杂520等抗根肿病品种。

2、适当调整播期。适时晚播,利用气温下降等自然因素抑制油菜根肿病病原休眠孢子的萌发和侵染,直播油菜可以在10月上中旬进行播种,避开油菜苗期根肿病的高发期,达到减轻病害的目的。

3、调整土壤酸碱度。根据土壤的酸度情况,油菜开播前20天左右,亩施生石灰粉60~100公斤或碱性肥料,调节土壤到中性或弱碱性,适当增施生物有机肥,再进行旋耕开厢、深耕翻晒等操作,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从而降低该病害的发病率。

4、加强田间管理。确保三沟畅通,做到深沟窄厢,清沟防渍,降低土壤湿度,确保田间无积水;无病区育壮苗适时移栽,减轻油菜根肿病危害。

5、实行休耕轮作。对于发病较严重的油菜田,要实行4~5年的轮作,或1~2年水旱轮作,轮作年限内田块不种植油菜、白菜、萝卜等易感根肿病的十字花科作物。

二、化学防治

科学用药防控。播种前采用以氰霜唑或氟啶胺为主要成份的种衣剂,按标准用量进行包衣处理,晾干后播种。

发病初期,可用50%氟啶胺800倍液、10%氰霜唑5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等化学农药或1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500倍液等药剂灌根,每隔10~15天灌根1次,连续灌根2次以上,注意交替用药;及时喷施尿素加复硝酚钠或胺鲜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补充营养,促发新根,增强油菜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根肿病危害。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