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7 | 来源:益阳市植保植检站 | 作者:资阳区植保植检站 | 【字体:大 中 小】 | ![]() |
中正合作社、润物植保等资阳区主要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今年的7月好安逸,“双抢”期间是他们难得的空闲时间,电话虽然还是不少,但不是报灾找麻烦,更多的是报喜送感谢。因为早稻服务区的病虫防治到位了,农民朋友丰收了,特别是在气候有利、易感品种面积大、稻瘟病重发态势下,服务组织采取了有效措施,控制了稻瘟病的流行为害,降低了产量损失,得到了群众的点赞。农业保险早稻查勘统计表明,占全区早稻总面积60%的19万多亩统防统治服务面积中稻瘟病成灾面积不到500亩,仅全区稻瘟病成灾面积的9%,且白穗率要低得多。服务区成灾田农业保险积极跟进,受灾农户也得到充分理解。在统防统治的影响下,非服务区农户也加强了稻瘟病的防治,使全区穗颈稻瘟的发生程度和损失率远低于预计。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配合农业部门大力推广抗病品种和健身栽培技术。服务组织不仅是病虫防治的主力军,还是我区农业技术推广的有力平台,许多农业新技术在服务区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如中正合作社与区粮油站配合,在服务区全力推广水稻新品种中早25,面积达2.5万亩,占全区推广总面积的50%,该品种抗病、高产,今年所种面积无稻瘟病发生,平均单产在500公斤以上;还与区土肥站配合,生产和推广水稻配方肥1600吨。各服务组织均协助农业局各业务站室发送病虫防治通知单、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意见、水稻施肥指导意见卡等资料,为服务区水稻健身栽培、抗病增产作了大量工作。
二、服从区植保站的技术指导,积极控防稻瘟病。5月13日和6月4日区植保站针对稻瘟病防治发布两期病虫情报,5月25日再次发布稻瘟病防治警报,并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对稻瘟病防治技术上要求,一是对叶瘟发生区要选用40%三环唑·丙环唑(赢佳)、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阿米妙收)、25%吡唑醚菌脂(凯润)、75%三环唑、4%春雷霉素等药剂(任选2-3种),间隔7天左右,交替施药2—3次,且必须保证破口期用药一次;二是对所有稻瘟病易感品种田和老病区的所有品种要抓住破口期和齐穗期必须施用40%三环唑·丙环唑(赢佳)或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阿米妙收)或25%吡唑醚菌脂(凯润)或75%三环唑等药剂预防穗颈稻瘟。尽管稻瘟病未列入统防统治赔偿范围,但各服务组织都高度重视,基本上按照植保站的要求在应防早稻上开展了两次稻瘟病预防,并普遍在水稻破口期进行了穗颈稻瘟的预防。统防统治用药监管表明,中正合作社在5月20日左右和6月10日前后用药,每次每亩用75%三环唑20克加5克纯量嘧菌酯预防;润物植保用22%加收热必(20%三环唑+2%春雷霉素)60克/亩进行苗期治疗和预防,120克/亩进行穗颈瘟预防和治疗;绿叶化工先后用75%三环唑和吡唑醚菌酯进行预防;等等。
三、提高服务意识,充分了解病情,具体措施到户到丘。针对今年稻瘟病发生态势,各服务组织掌握各服务区的品种结构、播插方式,充分了解稻瘟病发生情况,及时发现病情,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具体防治措施。如中正合作对所服务的种田大户的基本信息一清二楚,种的什么,是抛秧、机插还是直播,都心中有数,能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大户郭习斌,早稻除种植100多亩中早25外,还种植了100多亩易感稻瘟病品种湘早籼24号。针对这一情况,合作社在5月20日第一次病虫防治时所有湘早籼24号进行了稻瘟病预防,用药后合作社技术人员两次对湘早籼24号丘块进行观察和调查,6月初发现有70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叶瘟,中正合作社指导郭习斌对其中发生较重的15亩进行了两次治疗,所有丘块在6月12日由合作社加药预防穗颈瘟,齐穗后连续3个无雨日,未再施药防治。最终100多亩湘早籼24号只有20亩左右有穗瘟,只有1亩左右损失30%左右,其余面积穗瘟损失率在1%以下,中早25没有发现穗颈稻瘟,平均产量在500公斤以上。
稻瘟病是水稻最难防治的爆发性病害,但只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把品种选择、健身栽培作为预防的重要手段,以统防统治为服务平台,依靠服务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良好的技术优势,加强技术宣传和普及,准确掌握不同品种的感病性、不同丘块的发病情况和发展趋势,选择对口药剂,抓住最佳时期用药 ,就能有效的控制病害,将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