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6 | 来源:全国农技中心 | 作者:不详 | 【字体:大 中 小】 | ![]() |
当前已进入初夏时节,正是农作物病虫多发时期,也是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高峰期。5月7日,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陕西省农业厅等单位在陕西省礼泉县举办全国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启动仪式,主要目的是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的要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落实中央领导提出的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以及我部领导提出的抓好“安全用药”的要求,帮助农民提高安全科学用药水平,更好地防治病虫危害,保障农业丰收,从源头上控制农药残留污染,减少农药对人、畜及环境的危害,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技术支撑。这也是我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密切联系群众、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受钟天润副主任委托,农药与药械处邵振润等3人参加了培训启动仪式,陕西省农业厅、植保站,先正达(中国)投资公司等有关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启动仪式,礼泉县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500多人参加了培训。
我国是农业病虫害发生危害严重的国家,每年需要防治面积达60亿亩次左右,使用农药30多万吨(折百计算),为有效控制危害,减少损失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农业十连增提供了支撑。目前使用农药仍是目前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是,农药又是有毒物品,使用技术性强,要求高。由于农业病虫种类多,农药新品种、新剂型也多,一些农民对新农药缺乏了解,加之宣传、指导力度不够,因而用药不当,乃至盲目用药、违禁用药、滥用药的现象在一些地区时有发生,不仅造成生产成本增加,还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作物药害问题比较突出,影响比较大。
因此,必须加强农药安全使用工作,做好安全用药培训,使农民了解安全用药知识,增强安全用药意识,提高用药水平,从源头上抓好农药残留污染的治理,保证农产品质量,保护农村环境。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把农药安全使用作为工作重点,长期坚持不懈地抓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工作。从2001年起,与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植保(中国)协会等合作,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活动。13年来,开展培训5486场,累计培训37万人次,编印了《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挂图》、《病虫草防治手册》等培训和宣传资料39万份,赠送安全施药防护衣、防护面罩各29万套(个),喷雾器1万台。同时,各地区也开展大规模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活动。收到显著成效,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通过培训,农民科学安全用药意识明显增强,农民不科学的用药行为明显改变,农民安全合理用药水平明显提高,防治成本明显减低,促进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都十分突出。
受钟天润副主任委托,邵振润处长在培训启动仪式指出,今年全国农技中心与先正达公司继续合作,在6省开展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活动,计划开展培训600多期,培训3万多人,并影响和带动各有关省植保部门层层开展培训,预计培训10万多人,重点培训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组织的经营者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中的有关人员,以及农药经销商等。培训内容重点是病虫草害识别,农药使用、个人防护、植保机械维护等,在培训方式上,实行现场教学,互动教学,讲课老师有丰富的基层经验。
同时,全国农技中心还和植保(中国)协会合作开展培训。另外,还将与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合作,对企业开展安全用药培训,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和规模。
为了搞好培训,全国农技中心专门组织编写了《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培训指南》,并筹集经费出版2万册,同时编印《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挂图》3万份赠送基层。
邵振润指出,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量大,涉及面广,各有关省植保站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培训计划,保证培训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当前已进入初夏时节,正是病虫多发时期,希望农民朋友抓住当前病虫防治适期,积极做好防控工作,抓好安全用药,科学用药,为夺取今年粮食丰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田生态环境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培训启动仪式场面宏大,还举行了赠书仪式,农民争要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