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8 |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 作者:农药与药械处 | 【字体:大 中 小】 | ![]() |
鼠害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灾害之一,不仅危害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同时还传播多种疾病,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和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据统计,全国每年因鼠传播到人的流行性出血热等病人超过1万人次。我国农区鼠害开始进入新一轮密度恢复期,农区鼠害呈加重发生趋势,华北部分地区鼢鼠、棕色田鼠危害加重,东北地区害鼠对农户储粮造成了较大损失。
当前,正值东北地区春播刚刚全面结束,农区灭鼠工作全面开展。为减少鼠害对作物幼苗的危害,保证春播作物的出苗率,有效控制农村住宅区鼠害向大田迁移,6月4日,全国农技中心与中国植保学会鼠害防治专业委员会联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了农区鼠害防控现场会,来自北方10个省植保站及鼠害防治专业委员会的专家60多人参加。与会代表观摩了黑龙江省宾县农区统一灭鼠现场、国家科技支撑鼠害项目研究与试验基地、毒饵站灭鼠技术示范和TBS(围栏+捕鼠器)灭鼠技术示范,交流了今年春季鼠害防控工作及鼠害对农户储粮损失调查情况。会议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知彬研究员等鼠害研究领域的专家到会进行指导。
黑龙江省农户储粮因鼠害造成的玉米受害状
会议期间,全国农技中心钟天润副主任对今年的农区鼠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钟主任强调,当前鼠害呈加重发生趋势,各地区要继续推行统一灭鼠模式,加强“五统一”灭鼠技术、“毒饵站”灭鼠技术以及TBS灭鼠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做好害鼠栖息地治理,重点抓好春季灭鼠保播种、秋季灭鼠保归仓,确保农业部提出的“防灾、防病、保粮、保安全、保生态”的鼠害防控目标。
一是加强鼠情监测,掌握鼠情动态。要加强农区鼠情监测力度,特别是今年夏粮即将收获的河南、山东等地区,要加强对夏播玉米田的监测力度,有条件的省份可采用鼠害智能监测仪器应用物联网技术开展鼠情监测试点,全面提升鼠情监测技术手段。
二是抓好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农区灭鼠工作。抓好农区统一灭鼠示范区建设,全面宣传农区灭鼠的公共服务性,建立科学防控鼠害技术的示范样板,及时组织农村灭鼠行动。
三是加强市场监管,确保杀鼠剂有效供应。随着鼠害进入新一轮高发期,去年以来部分地方出现非法销售违禁鼠药的问题,目前部分县、乡缺乏鼠药经营部门,农民购买鼠药困难。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及时向政府部门汇报,理顺经营渠道,确保杀鼠剂的市场流通,方便群众及时购买到安全的杀鼠剂,同时组织好杀鼠剂筛选、推荐,加强科学灭鼠技术指导。
四是加大研究力度,简化防控技术。各级植保系统要与鼠害科研部门密切合作,加大研究力度,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简单化、易操作的实用技术措施,向广大农民群众推广应用。
五是准确掌握情况,积极争取支持。各省植保站要做好新一轮鼠害对田间作物及农户储粮损失的调查,要做好准确调查,实事求是的反应鼠害情况,及时政府部门汇报,争取支持。对鼠害防控工作要早动手、早准备、早预防,将新一轮鼠害高发期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