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6-03 | 来源:江西农业信息网 | 作者:不详 | 【字体:大 中 小】 | ![]() |

为切实做好今年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努力夺取夏粮丰收,实现全年粮食丰收的目标,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联合全国农技中心于5月31日在南昌市召开全国早稻病虫害防控工作现场会,分析早稻病虫害发生概况和趋势,研究防控措施,对早稻病虫害防控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会议由全国农技中心杨普云处长主持,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钟天润出席并讲话。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前往新建县流湖乡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和专业防治示范区现场观摩考察。万亩稻田翻绿浪,植保新器显高效。在绿色防控示范区和专业防治示范区的绿油油的稻田里,有关专业防治组织操作着自走式喷雾机、油动单旋翼机、恩斯特直升机、旋翼植保机等高效植保器械,现场喷施生物农药,博得了与会代表们的好评。
会上,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海南、福建省植保植检部门负责同志分别发言,汇报交流早稻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进展及中后期防控打算。
钟天润副主任在会上指出,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发展粮食生产好形势,确保实现“稳中求进、扎实开局”的关键年,要夺取夏粮丰收、实现全年粮食丰收的目标,早稻生产至关重要。当前,我国早稻大部分稻区已处于分蘖拔节期,华南南部稻区已进入穗期,已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同时,也是病虫害发生危害致灾期和有效控害的关键期。各地各级植保部门要积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控制病虫危害。要充分认识到抓好早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保障全年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掌握主动权,早谋划、早部署、早准备、早行动,科学防治,绿色防控加专业化统防统治并举,充分发挥植保技术减损保产的作用,保障早稻生产安全。
钟天润副主任强调,由于各地高度重视早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及时积极地采取了防治措施,截至目前,虽未出现因失治或防治不当造成严重损失的田块,但防治工作丝毫不能放松。随着迁飞性害虫的逐步北迁以及本地增殖、早稻普遍进入拔节抽穗期、大部分稻区陆续进入梅雨季节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螟虫等暴发的风险增大,发生量将明显上升,范围加大,危害显现,防治工作也将进入关键期,防治任务更艰巨。
钟天润副主任强调,农业部提出的今年水稻病虫害防控的总体目标是: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达到35%以上,全程承包专业化防治面积达到1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为了实现全年的防治目标,努力确保重大病虫害不大面积暴发成灾,要狠抓落实,突出重大病虫、重发区域和致灾关键期的防治工作,强化分区治理,主推绿色防控技术,注重安全科学用药,降低化学农药用量,保障水稻产量、质量和稻田生态安全。一是要抓住关键环节做好防治,控害保产。早稻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病虫致灾关键期,各级植保技术部门要充分认识防治工作对取得早稻乃至全年水稻丰收的重要性,全面落实防控责任制,创新工作机制,落实防控任务。二是要首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保护稻田生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各地要大力推广应用符合绿色防控要求的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投入品,逐步取代化学农药的使用。三是要继续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尤其是在防治的关键期,通过专业化的统防统治作业,提高技术措施的到位率。发挥规模优势、组织优势、技术优势,实现病虫害的低消耗、高效率的可持续控制。四是要加强防治工作的督导和技术指导。各级植保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定期调查,实行分类指导并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做好深入细致的技术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要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派出工作组深入基层,加强检查督导,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
全国十一个省植保植检部门负责同志及科长,江西省各设区市植保植检部门负责同志及有关水稻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部分有关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钟天润在会上讲话

与会代表分别发言汇报交流

会议现场

在新建县流湖乡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和专业防治示范区现场观摩考察

在新建县流湖乡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和专业防治示范区现场观摩考察
<>
高效植保器械现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