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27 | 来源:世界农化网 | 作者:不详 | 【字体:大 中 小】 | ![]() |
1 全球水稻田种植面积
水稻是全球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2011年全球种植面积160.82百万hm2,仅次于小麦和玉米,比2010年增加2.9%。
表1 2011年全球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
作物 |
2011年种植面积/百万hm2 |
2011/2010年变化/% |
2011年产量/百万t |
2010/2009年变化/% |
小麦 |
222.37 |
0.0 |
681.20 |
+5.1 |
玉米 |
168.18 |
+2.9 |
819.65 |
+3.8 |
水稻 |
160.82 |
+2.2 |
461.39 |
+2.2 |
大豆 |
104.70 |
+1.9 |
258.60 |
-2.1 |
油菜 |
33.35 |
+1.6 |
58.58 |
-2.4 |
棉花 |
36.07 |
+7.6 |
27.03 |
+7.9 |
向日葵 |
24.61 |
+10.0 |
35.71 |
+14.7 |
2010年全球水稻种植面积位于前10的国家中,亚洲的国家就有9席,且前5位均为亚洲国家,亚洲的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的56.76%,而产量占62.69%,据了2/3(见表2)。日本、中国和韩国是主要水稻生产国,但2010年韩国种植面积下降,而日本和中国有所上升。水稻价格的稳定,使全球水稻种植面积处于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增长了1.4%,而且水稻受转基因作物影响较小。
表2 2010年全球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位列前10的国家
国家 |
面积/百万hm2 |
产量/百万t |
产率/(t·hm-2) |
年面积增长率/% |
年产量增长率/% | ||
1年 |
5年 |
1年 |
5年 | ||||
印度 |
44.0 |
94.5 |
2.15 |
5.1 |
0.2 |
6.0 |
0.6 |
中国 |
29.8 |
139.3 |
4.67 |
0.6 |
0.7 |
2.0 |
2.0 |
印度尼西亚 |
12.1 |
36.9 |
3.05 |
0.08 |
0.52 |
1.5 |
1.1 |
巴基斯坦 |
2.1 |
4.7 |
2.24 |
-25.0 |
-4.3 |
-30.9 |
-3.3 |
日本 |
1.6 |
7.7 |
4.74 |
0.6 |
-0.9 |
0.1 |
-1.3 |
美国 |
1.5 |
11.0 |
7.50 |
16.7 |
1.6 |
11.5 |
1.7 |
韩国 |
0.9 |
6.2 |
6.95 |
-3.0 |
-1.9 |
-6.7 |
-0.7 |
泰国 |
10.7 |
20.3 |
1.90 |
-2.5 |
0.9 |
0.3 |
20.3 |
越南 |
7.4 |
25.3 |
3.39 |
0.3 |
0.4 |
1.0 |
2.1 |
全球 |
158.11 |
451.58 |
2.86 |
1.36 |
0.73 |
2.38 |
1.56 |
与其他作物一样,水稻也会受到各种害物(病、虫、草)的危害。有报道:水稻因病虫导致的减产率最高为100%,平均为24%;因杂草引起减产率最高为66%,平均为24%。水稻因病虫草害造成的损失达47.1%,杂草造成的危害已经越来越严重,水稻田除草剂的使用也在逐年增加,并不断有新品种进入市场。
2 全球水稻田农药使用情况
2010年,全球水稻田农药销售额为38.08亿美元,占整个农药市场的9.9%,其中除草剂占最大份额,达到43.2%,其次为杀虫剂(34.1%)和杀菌剂(20.5%)。
2010年水稻田除草剂销售额为16.47亿美元,比2009年增加了9.2%,见表3。2004—2009年,水稻田除草剂市场以年平均5.9%的速率增加。而2001年和2002年曾出现市场下滑,主要是由于日本除草剂市场销售额缩减,以后市场销售额逐年增加;2006年也稍有下降。2010年水稻田除草剂市场销售额增加,主要是由于种植面积增加和大米价格的上涨。日本水稻种植面积增加0.6%,水稻田除草剂销售额增加5.0%,以美元计算增加了11.9%,其得益于大米价格的上涨。2010年,除了韩国、巴基斯坦、墨西哥、哥伦比亚、泰国和巴西以外,其他国家水稻种植面积均有所增加。
表3 水稻田除草剂市场销售情况
|
2004年 |
2009年 |
2010年 |
年增长率/% | |
1年 |
5年 | ||||
水稻田除草剂销售额/亿美元 |
12.37 |
15.08 |
16.47 |
+9.2 |
+5.9 |
占除草剂销售额比例/% |
8.3 |
8.6 |
9.5 |
n.a. |
n.a. |
占整个市场比例/% |
4.0 |
4.0 |
4.3 |
n.a. |
n.a. |
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
152.5 |
156.0 |
158.1 |
+1.4 |
+0.7 |
虽然日本和美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只占1.0%和0.9%,但是却拥有全球最大的水稻除草剂市场。据2010年统计,这两个国家的水稻除草剂销售占全球市场的49.7%。因此,全球水稻除草剂市场的变化与这两个国家密切相关。
3 水稻田除草剂主要品种
多年来,2,4-D、丁草胺、敌稗等广谱的水稻田除草剂在很多国家仍占有重要市场,然而杜邦公司开发了磺酰脲类除草剂尤其是1984年苄嘧磺隆的上市,使水稻田除草剂市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单独使用一次就可完全控制杂草的“一次性”除草剂,由于其方便性,在很多国家被广泛接受。由苄嘧磺隆(bensulfuron)可同时防除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与其他药剂混用可扩大杂草谱,故成为“一次性”除草剂的主要品种。其早期开发的混剂如与禾草丹(thiobencarb)的混剂 (商品名Wolf)、与苯噻草胺(mefenacet)混剂(商品名Zark)及与哌草丹(dimepiperate)混剂 (商品名Push)等“一次性”除草剂在今天仍占据相当的市场。表4列出了2010年水稻田除草剂销售额列前10位的品种。销售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有异噁草松、五氟磺草胺和丙草胺。
表4 2010年水稻田除草剂销售额前10位的品种
中文通用名 |
英文通用名 |
上市时间 |
2010年销售额/亿美元 |
开发公司 |
异恶草松 |
clomazone |
1986 |
2.65 |
FMC |
五氟磺草胺 |
penoxsulam |
2005 |
2.20 |
道化学 |
丙草胺 |
pretilachlor |
1984 |
1.00 |
先正达 |
苄嘧磺隆 |
bensulfuron |
1984 |
0.95 |
杜邦 |
氰氟草酯 |
cyhalofop-butyl |
1996 |
0.85 |
道化学 |
丁草胺 |
butachlor |
1969 |
0.85 |
孟山都 |
吡嘧磺隆 |
pyrazosulfuron |
1990 |
0.70 |
Nissan |
唑草胺 |
cafenstrole |
1997 |
0.65 |
SDS Biotech |
环戊恶草酮 |
pentoxazone |
1998 |
0.55 |
Kaken |
双草醚 |
bispyribac-sodium |
1997 |
0.50 |
日本组合化学 |
除表1列出的之外,开发的品种还包括:保土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Hodogaya)1994年开发上市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乙氧苯草胺(etobenzanid);日本组合化学公司1993年开发上市水杨酸嘧啶类除草剂嘧草醚(pyriminobac-methyl);日本丸红株式会社(Marubeni)1995年开发上市苄草隆(cumyluron),主要用于混剂;巴斯夫1999年开发上市的环苯草酮(profoxydim);拜耳公司2000年开发上市四唑酰草胺(fentrazamide),2010年销售额0.40亿美元;三菱化学株式会社2000年开发上市茚草酮(indanofan),安万特公司(现为拜耳公司)2001年开发上市恶嗪草酮(oxaziclomefone),2010年销售额0.40亿美元;先正达2002年开发上市环酯草醚(pyriftalid)。
4 近年上市或开发的水稻除草剂品种
4.1 三嗪氟草胺(triaziflam)
三嗪氟草胺是日本Idemitsu Kosan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发的新型均三嗪类除草剂,主要用于稻田苗前和苗后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其2006年上市,2010年销售额小于0.10亿美元。三嗪氟草胺可作用于多个位点(抑制光合作用、微管形成及纤维素形成),具有全新的除草机制,这个特点有利于延缓杂草抗性的形成。它的推荐使用量100~200、250 g a.i./hm2 。
4.2 嘧苯胺磺隆(orthosulfamuron)
嘧苯胺磺隆 (商品名称strada)是Isagro和RiceCo公司开发的磺酰脲类除草剂,苗前、苗后用于防除水稻莎草与禾木科杂草。2007年首次在美国获准登记用于水稻田除草销售。该除草剂效果显著,性能优异,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2008年在意大利和孟加拉国获得登记,2011年在巴西取得登记。2010年销售额小于0.10亿美元。推荐使用剂量40~75 g/hm2。
嘧苯胺磺隆通过抑制杂草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阻止植物的支链氨基酸的合成,从而阻止杂草蛋白质的合成,使杂草细胞分裂停止,最后杂草枯死。该药可经叶、根吸收。经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对水稻田稗草、莎草及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效。
4.3 恶唑酰草胺(metamifop)
由韩国化工技术研究院开发的新除草剂恶唑酰草胺(metamifop),属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2008年上市,可有效防除大多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而与此类除草剂不同的是它对水稻安全,这是恶唑酰草胺的重要特征之一。该剂苗后以100~200 g/hm2剂量喷施于移栽和直播水稻田,可有效防除稻田中主要杂草,如稗属、千金子、马唐属和牛筋草。恶唑酰草胺对人畜低毒,
对环境友好,有着广泛的可混性,并有望用于其他类作物如草坪除草。其已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各种田间试验,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除草剂品种。恶唑酰草胺属ACC 酶抑制剂,能促进植物脂肪酸的合成。用药后几天内敏感品种出现叶面退绿,抑制生长,有些品种在施药后2 周出现干枯,甚至死亡。2010年销售额小于0.10亿美元。
4.4 Tefuryltrione
Tefuryltrione属于环已二酮类除草剂,由拜耳、HOKKO(日本北兴化学株式会社)和Zen-Noh(日本农协经营的国际贸易公司)联合研发的一次性单一有效成分(tefuryltrione)的广谱稻田除草剂,主要用于水稻、谷物防除一年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其于2005年申请专利,2008年上市,已在日本登记。
该除草剂具有AVH-301编码,计划以粒剂、大粒剂和悬浮剂的形式投放市场,即可单一使用也可混合使用。由于AVH-301含有的tefuryltrione是一种通过抑制植物色素合成酶来杀灭杂草的三酮除草剂,它对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包括具芒碎米莎草属和对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耐药性的杂草都十分有效。然而这类产品的竞争十分激烈。Kyoyu Agri和陶氏益农(日本)已经将类似产品投放国内市场,KumiaiChemical(组合化学)有可能对一种此类产品进行登记,而先正达(日本)和住友化学已经提交了产品登记申请。
Tefuryltrione的混剂开发有:与苯噻草胺复配,商品名为 Possible;与四唑 酰草胺复配,以商品名 Bodyguard 进行销售;与双唑草腈的混剂,以商品名Get-star销售。
4.5 Propyrisulfuron
Propyrisulfuron是由日本住友化学报道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尽管其化学结构与除草剂唑嘧磺隆相似,但文献报道该化合物对某些已知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有很好的活性。其于2008年在日本获得登记,2009年上市。
4.6 Pyrimisulfan
Pyrimisulfan(试验代号KIH-5996、KIH-021)是日本组合化学株式会社开发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乙酸羟酸(AHAS)抑制剂。2008年在日本获得登记,2009年上市。
4.7 Pyraclonil
据日本化学周刊报道,日本农药公司Kyoyu Agri(Kawasaki)开发的除草剂pyraclonil于2009年作为日本七家农药制造商生产的水稻田除草剂产品进入市场。
除了公司自身生产pyraclonil除草剂之外,Kyoyu Agri(日本三共)公司同时也已授权于日本SDS公司、Sankyo Agro公司、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日本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和Hokkai Sankyo公司。这七家公司将生产pyraclonil单剂产品或pyraclonil与其它有效成分复配的产品。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在去年就有两个含有pyraclonil的除草剂复配剂获得登记许可。Pyraclonil可有效防除多种杂草,包括稗草、阔叶杂草和莎草,并可有效防除对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耐药性的杂草。
由于耐磺酰脲杂草的出现,大多数水稻田除草剂都采用3~4种甚至5种有效成分复配而成。然而由于消费者偏爱高质量、并标明农药用量低的水稻,从而使日本农民愿意使用那些含有有效成分种类最少的除草剂。
PyracIonil最初由拜耳作物科学的前身艾格福公司发现,目前在日本由Kyoyu Agri公司与国家农业合作协会(zen-Noh)合作共同开发。随着pyraclonil除草剂的面市,很可能会加剧日本国内市场上单一组分水稻田除草剂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