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0 | 来源:南方农村报 | 作者:不详 | 【字体:大 中 小】 | ![]() |
6月26日,农业部农药残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与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在湖北武汉联合召开农药红外检测技术研讨会,来自杜邦农化、湖北和河南农药检定所的20多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上海杜邦农化分析工程师现场演示40秒内检测出产品成分。
近年来,随着农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不少中小型企业纷纷添加隐性成分,市场上甚至出现“不添加隐性成分的产品不是好产品”的说法。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农药质量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对产品中非法添加的隐形成分的检测和管理,成为当前农药执法部管理的难题。农业部农药残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武汉)一位主任告诉记者,单位每年都需要做1000多项农药产品检测工作,送检单位既有市县农业执法部门、经销商,还有农药生产企业。市场上不少中小企业任意添加隐性成分,而他们并不知道产品里添加哪几种隐性成分,检测难度因此加大。
会上,杜邦公司分析工程师崔晓如现场讲解了红外光谱技术(FT-IR)测定原理、如何建立红外谱库,并做样品测定示范。她表示,NicoletIS5 FT-IR检测仪器最大的特点是携带方便,且能迅速对农药进行定性检测。目前,他们已经建立了100多个农药化合物的红外谱库,最快40秒内检测一个农药产品含有什么化合物。
当日下午,工作人员到武汉舵落口、荆州等地对市场上的农药进行现场抽检。在武汉抽检的10个农药产品结果显示,有3个与标签标识不符,有一个产品含氯虫苯甲酰胺成分,近半产品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