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农药减量控害 助力粮食生产高质高效

2019-03-07 来源:农药与药械处 作者: 【字体:




    为提高粮食作物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水平,促进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应用,2月25-28日,全国农技中心与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在上海市联合举办粮食作物病虫草害全程解决方案技术培训班。承担试验示范任务的17个省(区、市)植保(植检、农技)站(局)药械科技术负责人、各公司技术代表及部分种植大户分别参加了相关活动。

    培训班认为,全程解决方案以农作物为主线,以农药减量控害、生产提质增效为着眼点,综合考虑作物整个生长期内出现的病虫草害防控,注重优化农田生态环境、提高作物健康水平,集成新型高效低毒农药及配套施药技术,是实现农药减施增效的重要综合技术措施。各地的示范结果表明,全程解决方案示范效果显著:一是防效提高。项目示范区水稻、小麦病虫草害防效明显优于当地常规用药,大部分地区防效在80%以上。二是用药减少。与当地常规用药相比,施药次数平均减少1-2次,水稻用药量平均减少30%,小麦用药量平均减少20%。三是效益增加。水稻每亩平均增产65公斤以上,平均增幅10%,净收益平均增加110元以上;小麦每亩平均增产60公斤以上,平均增幅15%,每亩净收益平均增加80元以上。同时,示范区天敌数量增加,一些项目点检测稻米质量等级提升。

    培训班要求,2019年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农药减量增效、生态环境优化和综合效益提升。一是增加新农药使用、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探索;二是增加种子处理、带药下田、“一浸两喷”等新技术应用;三是继续开展粮食品质提升调查;四是加强对方案综合效益的评价。

    培训班强调,要深化对作物全程解决方案技术的认识,因地制宜集成科学用药技术模式,方案要有包容性、注重本土化、具有可操作性。综合解决方案的制定要关注当地病虫草害的发生动态,特别要关注新发生病虫、抗药性变化;关注施药时期,抓住关键环节,实行精准施药,减少农药过量使用;关注综合效益, 既要粮食作物提质增收,又要农药减量增效。要强化作物全程解决方案推广应用,既要服务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也要服务农民节本增收,更要服务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培训场景_副本.jpg


专家授课_副本.jpg


各省汇报_副本.jpg


【纠错】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