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防治周报(第二十一期)
2012-08-02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当前水稻病虫发生面积上升较快,累计发生5.7亿亩次,同比增加19.3%,比上周增加1亿亩次,增幅达22.8%,累计防治面积6.4亿亩,同比增加19.2%。本周“两迁”害虫大量北迁至江淮稻区,大部田间虫量增长快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西南、江南稻区继续扩展,累计发生162.5万亩,比上周增加31.2%东亚飞蝗秋蝗进入出土盛期,累计发生410.8万亩;北方农牧交错区土蝗累计发生4170万亩,比上周增加9.4%马铃薯晚疫病发生1665万亩,同比增加21.4%,防治1532万亩,同比增加42.5%。陕西、黑龙江等局部地区玉米地粘虫发生较重,我部派员赴重发区督导防控工作。

一、水稻重大病虫

(一)发生概况。截至726日,水稻病虫全国累计发生5.7亿亩,比上周增加22.8%,同比增加19.3%。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累计发生1.9亿亩次、1.0亿亩次,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69.2%23.9%。本周稻飞虱大量北迁至江淮稻区,河南唐河县监测到千头以上迁入峰,西南大部地区灯下虫量继续增加,云南昭通灯下诱虫量高达15.8万头。田间虫口密度上升明显,西南稻区百丛虫量一般1200-3200头,华南、江南、长江中游稻区百丛虫量一般600-1100头,长江中下游及江淮稻区百丛虫量一般200-500头。稻纵卷叶螟在福建、江西监测到成虫高峰,福建建宁田间亩蛾量最高达4100头,分别是2010年、2011年的3.57倍和9.76;江西星子县亩蛾量最高达16100头。田间幼虫量明显增加,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亩幼虫量一般1500-3000头,湖南平均高达1.4万头。水稻螟虫累计发生1.2亿亩,较上周增加9.1%稻瘟病纹枯病累计发生2440万亩和1.4亿亩,较上周增加20.7%40%。其中,东北稻区稻瘟病发病早、范围广,局部呈重发态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南方稻区发病范围继续扩大,累计发生162.5万亩,较上周增加31.2%,病丛率一般低于3%

预计下阶段“两迁”害虫在西南北部、华南和长江流域稻区的田间虫量将进一步增加;二化螟在湖南、湖北的田间危害进一步加重;纹枯病在大部单季稻和中稻区将加重发生;稻瘟病在西南北部和东北大部有偏重流行的可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西南、江南稻区见病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二)防治进展。各地水稻病虫防控工作继续紧张有序开展。安徽省农委720日发布了《关于切实抓好一季中稻穗期病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全面部署稻飞虱防治工作;黑龙江省政府727日组织召开稻瘟病防控电视电话工作会议,省农委紧急派出9个工作组,赴各地开展稻瘟病等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督导。截至目前,水稻病虫害累计防治面积6.4亿亩,同比增加19.2%。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累计防治面积分别为2.0亿亩、9000万亩、1.3亿亩、4500万亩、1.3亿亩。

二、蝗虫

(一)发生概况。截至726日,农区蝗虫累计发生5924万亩。其中,东亚飞蝗秋蝗在江苏、广西、山东、陕西、安徽、天津、河北等省发生,发生面积为410.8万亩,本周新增402万亩。西藏飞蝗在四川、西藏和青海累计发生79.5万亩,本周新增11.87万亩,大部处于4-5龄期。亚洲飞蝗在新疆累计发生63.45万亩。北方农牧交错区土蝗累计发生4170万亩,本周新增357.5万亩,新疆阿勒泰、内蒙古科右中旗局部出现的高密度点片。

(二)防治进展。全国累计完成蝗虫防治面积2328万亩,同比增加55.7%。其中,东亚飞蝗、西藏飞蝗、亚洲飞蝗、北方农牧交错区土蝗防治面积分别为882.3万亩、77.8万亩、25.2万亩,1342.5万亩。

二、其它病虫

黄淮海夏玉米区二点委夜蛾危害基本结束。玉米螟累计发生1.29亿亩,累计防治8751万亩,平均百株虫量5头左右,被害株率一般2%-10%。其中,东北地区虫量明显偏高,平均百株虫量10-25头,最高达51头,被害株率一般为5%-15%,最高达36%粘虫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四川、贵州、云南等10省份局部玉米田块发生较为严重,见虫面积6477万亩。马铃薯晚疫病累计发生1665万亩,同比增加21.4%;累计防治1532万亩,同比增加42.5%棉铃虫累计发生5345万亩,累计防治3899万亩。草地螟累计发生1332万亩。其中,一代幼虫累计发生365.5万亩,本周新增1.5万亩,累计防治313万亩。

分享到